序 言 | 第1-23页 |
第一章 我国政治安全的理论考察 | 第23-39页 |
第一节 政治安全的涵义 | 第23-28页 |
一、 对政治安全概念的几种理解 | 第23-25页 |
二、 政治安全的基本涵义 | 第25-28页 |
第二节 政治安全的特点 | 第28-31页 |
一、 核心性 | 第28-29页 |
二、 复杂性 | 第29页 |
三、 动态发展性 | 第29-30页 |
四、 国际性 | 第30-31页 |
第三节 政治安全与主权国家的关系 | 第31-39页 |
一、 在国际政治中,政治安全是主权国家生死攸关利益之一 | 第31-34页 |
二、 国家政治安全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 第34-36页 |
三、 从国家本身来看,政治安全是主权国家经济发展的保障 | 第36-39页 |
第二章 我国政治安全思想发展轨迹考察 | 第39-54页 |
第一节 建国初期三十年对政治安全的高度关切 | 第39-46页 |
一、 新中国初期三十年高度重视国家政治安全的国际因素 | 第39-43页 |
二、 新中国初期高度重视政治安全的结果 | 第43-46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以发展谋求国家政治安全 | 第46-54页 |
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治安全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 | 第47-48页 |
二、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治安全核心地位发生变化 | 第48-50页 |
三、 改革开放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基本思路 | 第50-54页 |
第三章 后冷战时代我国政治安全面临的机遇 | 第54-70页 |
第一节 对后冷战时代世界政治形势的基本分析 | 第54-62页 |
一、 对后冷战时代的推定 | 第54-57页 |
二、 后冷战时代的基本特点 | 第57-60页 |
三、 后冷战时代的世界基本政治格局 | 第60-62页 |
第二节 两极格局终结为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带来的机遇 | 第62-70页 |
一、 和平与发展的趋势增强,世界总体局势趋于缓和 | 第62-64页 |
二、 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减轻了我国政治安全面临的压力 | 第64-65页 |
三、 两极格局终结,改善了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 第65-70页 |
第四章 后冷战时代我国政治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 第70-104页 |
第一节 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 | 第70-76页 |
一、 西方敌对势力固守冷战思维,试图继续遏制、削弱中国 | 第70-72页 |
二、 美国等国大力推行“美国式”民主自由,加大对我国的“西化”步 伐 | 第72-75页 |
三、 美国等国继续为我国分裂势力提供支持,加紧推行其“分化”战略 | 第75-76页 |
第二节 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现实威胁 | 第76-85页 |
一、 后冷战时代国际恐怖主义的新特点 | 第76-79页 |
二、 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威胁 | 第79-83页 |
三、 我国恐怖主义活动的走向 | 第83-85页 |
第三节 国际民族分离主义浪潮的冲击 | 第85-93页 |
一、 冷战结束后国际民族分裂主义活动再掀高潮 | 第85-87页 |
二、 外部势力的支持和干涉加剧了冷战后的民族分离活动 | 第87-89页 |
三、 国际上民族分裂活动对我国的示范效应 | 第89-91页 |
四、 我国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不断加剧升温 | 第91-93页 |
第四节 不同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交流、冲突 | 第93-104页 |
一、 借全球文化交流之机,西方文化加紧对我国文化的渗透 | 第94-96页 |
二、 我国文化在交流冲突中处于弱势地位 | 第96-99页 |
三、 西方国家夸大文化冲突的一面,为遏制我国寻找新的借口 | 第99-104页 |
第五章 后冷战时代维护我国政治安全的对策思考 | 第104-133页 |
第一节 经济是根本,强大的综合国力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基础 | 第104-110页 |
一、 经济实力是国家政治安全的保障 | 第104-106页 |
二、 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第106-110页 |
第二节 政治是核心,稳定权威的政府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保证 | 第110-119页 |
一、 确保国家政治稳定是政治安全的一个主要内容 | 第110-111页 |
二、 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 第111-114页 |
三、 深化政府改革,增强政治凝聚力 | 第114-116页 |
四、 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 | 第116-119页 |
第三节 外交是法宝,掌握并运用高超的外交艺术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 | 第119-126页 |
一、 培养外交人才,提高外交能力 | 第119-122页 |
二、 在联合国框架内致力于发展大国间的伙伴关系 | 第122-124页 |
三、 立足周边,巩固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 第124-126页 |
第四节 危机管理是关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危机管理机 制 | 第126-133页 |
一、 增强危机意识,建立危机预警系统 | 第126-128页 |
二、 健全我国政府危机管理机制 | 第128-131页 |
三、 加强危机研究,提高危机管理能力 | 第131-133页 |
结束语:居安思危,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 第133-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