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红豆杉紫杉醇的药用价值及其含量的影响因素 | 第10-11页 |
·开发红豆杉紫杉醇药源的技术策略 | 第11-17页 |
·人工栽培 | 第11-12页 |
·化学合成 | 第12-13页 |
·生物技术 | 第13-17页 |
·分子标记及其在红豆杉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DNA分子标记的种类 | 第17页 |
·RAPD分子标记的概述 | 第17-18页 |
·红豆杉属植物研究中分子标记的应用 | 第18-19页 |
2 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 | 第19-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材料 | 第19-20页 |
·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20-21页 |
·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比较研究 | 第20页 |
·不同激素配比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影响的比较研究 | 第20-21页 |
·愈伤组织的继代 | 第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6页 |
·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21-23页 |
·不同激素配比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23-25页 |
·红豆杉愈伤组织的继代增殖 | 第25-26页 |
·讨论 | 第26-30页 |
·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26-28页 |
·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继代过程中褐变问题 | 第28-30页 |
3 南方红豆杉自然种群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其它类型红豆杉的比较研究 | 第30-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4页 |
·材料 | 第30-31页 |
·植物材料 | 第30-31页 |
·RAPD分析试剂 | 第31页 |
·仪器 | 第31页 |
·方法 | 第31-34页 |
·试验设计 | 第31-32页 |
·红豆杉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2-33页 |
·DNA浓度、纯度和质量的估测 | 第33页 |
·RAPD实验程序 | 第33-34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红豆杉基因组DNA提取 | 第34-35页 |
·红豆杉属植物的RAPD分析 | 第35-38页 |
·RAPD引物筛选 | 第35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5-38页 |
·讨论 | 第38-41页 |
·红豆杉DNA提取质量 | 第38页 |
·关于RAPD分析的技术体系的建立 | 第38-40页 |
·红豆杉遗传多样性 | 第40-41页 |
4 小结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附录1 提取DNA所用试剂与缓冲液的配制 | 第48-49页 |
附录2 B_5培养基贮备液的配制 | 第49-50页 |
附录3 缩略词及英汉对照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