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萤叶甲的种群生态学研究
致谢 | 第1-4页 |
目录 | 第4-7页 |
摘要 | 第7-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外来入侵植物 | 第9-12页 |
·外来入侵植物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9-11页 |
·竞争、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 | 第9-10页 |
·他种抑制 | 第10页 |
·降低物种多样性 | 第10页 |
·不利于水土保持 | 第10-11页 |
·国际上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外来入侵植物的生物防治 | 第12-15页 |
·杂草生物防治的原理 | 第12-14页 |
·杂草生物防治引入天敌的安全性测定 | 第14页 |
·外来杂草生物防治的历史与现状 | 第14-15页 |
·生物防治在综合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15-16页 |
·菱 | 第16-21页 |
·菱的概述 | 第16-18页 |
·菱的起源与分布 | 第18页 |
·菱的价值与在北美的危害 | 第18-21页 |
·菱的价值 | 第18-19页 |
·菱在北美的危害 | 第19-21页 |
2 引言 | 第21-22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2-27页 |
·菱角萤叶甲生物学 | 第22-24页 |
·形态及生活习性 | 第22页 |
·生活史 | 第22-23页 |
·寄主专一性测定 | 第23-24页 |
·幼虫移接实验(非选择性) | 第23页 |
·成虫食性和产卵实验(非选择性) | 第23页 |
·成虫选择性测定 | 第23-24页 |
·菱角萤叶甲的生态学研究 | 第24-25页 |
·温度的作用与影响 | 第24-25页 |
·成虫耐寒性 | 第25页 |
·自然条件下的种群动态 | 第25页 |
·封闭环境下的种群动态 | 第25页 |
·菱角萤叶甲对菱角控制效果 | 第25-27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7-48页 |
·菱角萤叶甲的生物学 | 第27-32页 |
·形态 | 第27-29页 |
·生活习性 | 第29-30页 |
·生活史 | 第30-31页 |
·寄主专一性测定 | 第31-32页 |
·生态学研究 | 第32-45页 |
·温度的作用与影响 | 第32-40页 |
·温度对菱角萤叶甲各虫态历期的影响 | 第32页 |
·温度对卵期的影响 | 第32-33页 |
·温度对幼虫的影响 | 第33-34页 |
·温度对预蛹期的影响 | 第34页 |
·温度对蛹期的影响 | 第34-35页 |
·温度对产卵前期的影响 | 第35页 |
·温度对整个发育历期的影响 | 第35页 |
·温度对各个虫态死亡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温度对繁殖情况的影响 | 第36-37页 |
·温度对菱角萤叶甲成虫寿命的影响 | 第37-38页 |
·发育速率与温度的线性日度回归拟合模型 | 第38-39页 |
·温度对内禀增长能力的影响 | 第39-40页 |
·成虫耐寒性 | 第40-41页 |
·不同季节成虫抗寒性 | 第40页 |
·不同地理种群成虫抗寒性 | 第40-41页 |
·自然条件下叶甲的种群动态 | 第41-44页 |
·封闭环境下的种群动态 | 第44-45页 |
·菱角萤叶甲对菱角控制效果 | 第45-48页 |
·放虫后的效果(1对叶甲) | 第45-46页 |
·不同密度的叶甲对菱角的控制效果 | 第46-48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8-51页 |
·菱角萤叶甲生物学 | 第48页 |
·菱角萤叶甲的生态学研究 | 第48-49页 |
·菱角萤叶甲对菱角控制效果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ABSTRACT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