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完善
第1章 绪论 | 第1-16页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意义 | 第9-10页 |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现代企业制度 | 第10-11页 |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 | 第11-14页 |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概念的形成 | 第11-12页 |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学说 | 第12-14页 |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涵义 | 第14页 |
·论文写作思路 | 第14-16页 |
第2章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基本理论 | 第16-37页 |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20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18页 |
·代理理论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第18-20页 |
·公司内部分权制衡与外部治理机制 | 第20-31页 |
·公司内部分权制衡 | 第20-27页 |
·公司外部治理机制 | 第27-31页 |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模式 | 第31-36页 |
·“股东大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 | 第31-33页 |
·“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 | 第33-34页 |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中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践与分析 | 第37-47页 |
·外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践与分析 | 第37-43页 |
·美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践与分析 | 第37-40页 |
·德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践与分析 | 第40-43页 |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3-45页 |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践 | 第43页 |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立法问题分析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完善 | 第47-64页 |
·公司产权构造的完善 | 第47-51页 |
·产权含义 | 第47-48页 |
·公司产权主体、客体界定 | 第48-49页 |
·公司产权构造的完善 | 第49-51页 |
·董事会制度的完善 | 第51-53页 |
·实行相对的董事会中心主义 | 第51-52页 |
·董事会、董事的完善 | 第52-53页 |
·经营管理业务权独立 | 第53-55页 |
·公司经营管理业务权的界定 | 第53页 |
·经营管理业务权的行使 | 第53-55页 |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监督体系的完善 | 第55-59页 |
·强化监事会的地位和职能 | 第55-57页 |
·加强股东会的监督 | 第57-58页 |
·职工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工会的监督 | 第58页 |
·建立监事会经济责任制度 | 第58-59页 |
·公司民主管理的完善 | 第59-61页 |
·完善公司民主管理的必要性 | 第59-60页 |
·完善公司民主管理的措施 | 第60-61页 |
·外部机制的完善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