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Contents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算法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麦克风阵列时延估计技术研究 | 第17-29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麦克风阵列拓扑结构 | 第17-18页 |
| ·近场和远场声源模型 | 第18-20页 |
| ·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 | 第20-23页 |
| ·广义互相关算法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 ·PHAT 相位变换加权 | 第21-22页 |
| ·广义互相关算法扩展 | 第22-23页 |
| ·时延估计仿真分析 | 第23-27页 |
| ·小结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麦克风阵列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 第29-49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传统波束形成技术 | 第29-33页 |
| ·固定波束形成 | 第29-30页 |
| ·自适应波束形成 | 第30-32页 |
| ·后置滤波波束形成 | 第32-33页 |
| ·前置卡尔曼滤波的 MVDR 波束形成 | 第33-37页 |
| ·整体原理框图说明 | 第33-34页 |
| ·卡尔曼滤波基本原理 | 第34-35页 |
|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语音增强 | 第35-37页 |
| ·前置卡尔曼滤波的 MVDR 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分析 | 第37页 |
| ·波束形成仿真分析 | 第37-48页 |
| ·模型参数对固定波束形成的影响分析 | 第37-42页 |
| ·MVDR 波束形成性能分析 | 第42-44页 |
| ·卡尔曼滤波在波束形成前置处理的性能分析 | 第44-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语音增强系统硬件设计 | 第49-59页 |
| ·引言 | 第49-50页 |
| ·硬件电路组成与性能指标 | 第50-51页 |
| ·硬件详细设计 | 第51-54页 |
| ·数字信号处理器选择 | 第51页 |
| ·多通道语音信号采集 | 第51-52页 |
| ·模拟放大电路设计 | 第52-53页 |
| ·AD73360 与 DSP 的传输时序设计 | 第53页 |
| ·工作电压选择与电源设计 | 第53-54页 |
| ·电路频率响应 | 第54页 |
| ·硬件电路主要构成器件 | 第54页 |
| ·AD73360 与 DSP 的连接 | 第54-56页 |
| ·McBSP 数据传输方式 | 第54-55页 |
| ·SPI 模式下的电路连接 | 第55-56页 |
| ·DSP 接口设计与硬件方案 | 第56-58页 |
| ·系统时钟设计 | 第56-57页 |
| ·DSP 接口分配 | 第57页 |
| ·DSP 进行数据读取和数据处理的方案 | 第57-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语音增强系统软件设计 | 第59-73页 |
| ·引言 | 第59-60页 |
| ·系统初始化 | 第60-65页 |
| ·C5509A 初始化 | 第60-61页 |
| ·McBSP 的 SPI 模式配置 | 第61-62页 |
| ·AD73360 配置 | 第62-64页 |
| ·USB 功能设计 | 第64-65页 |
| ·语音编码压缩原理与设计 | 第65-72页 |
| ·ADPCM 原理 | 第65-66页 |
| ·ADPCM 仿真分析 | 第66-71页 |
| ·ADPCM 在硬件上的设计 | 第71-72页 |
| ·小结 | 第72-7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结论 | 第73页 |
| ·下一步研究工作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79页 |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第79-80页 |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