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介绍 | 第9页 |
1.2 视频压缩编码的理论基础 | 第9-10页 |
1.3 图像数据压缩编码效率的评价 | 第10-11页 |
1.3.1 编码效率(压缩比) | 第10页 |
1.3.2 图像编码质量 | 第10-11页 |
1.3.3 复杂度 | 第11页 |
1.4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1-12页 |
1.4.1 技术目标: | 第11页 |
1.4.2 技术内容 | 第11-12页 |
1.4.3 技术方法和路线: | 第12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2 视频压缩编码标准的发展及H.264标准的特点 | 第13-20页 |
2.1 视频压缩的国际标准及发展历程 | 第13页 |
2.2 视频压缩的编码标准 | 第13-19页 |
2.2.1 视频会议压缩编码标准H.261 | 第13页 |
2.2.2 通用视频图像压缩编码标准MPEG2(H.262) | 第13-14页 |
2.2.3 低比特率视听会议编码标准H.263 | 第14-15页 |
2.2.4 H.26L建议 | 第15-16页 |
2.2.5 H.264标准的特点 | 第16-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H.264关键算法的研究 | 第20-32页 |
3.1 H.264整数变换和量化算法的研究 | 第20-28页 |
3.1.1 32位整数变换算法 | 第20-22页 |
3.1.2 16位整数变换算法 | 第22-24页 |
·16位整数变换的特点: | 第24-28页 |
3.2 H.264运动估计技术的研究 | 第28-31页 |
3.2.1 帧内预测算法的研究 | 第28-29页 |
3.2.2 可变块运动估计算法的研究 | 第29-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H.264关键算法模块软件编码器的实现 | 第32-49页 |
4.1 帧内预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2-36页 |
4.1.1 帧内预测与帧间预测的选择判断 | 第32-34页 |
4.1.2 帧内预测模式的编码过程 | 第34页 |
4.1.3 帧内预测模式的解码 | 第34页 |
4.1.4 宏块编解码表的设计 | 第34-36页 |
4.1.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6页 |
4.2 整数变换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6-41页 |
4.2.1 引入4×4整数变换算法的编码器的原理 | 第36-38页 |
4.2.2 4×4整数变换量化阈值的选择 | 第38-39页 |
4.2.3 两种解码器原理的比较 | 第39-40页 |
4.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1页 |
4.3 可变块运动预测算法模块的实现 | 第41-43页 |
4.3.1 宏块结构的设计 | 第41页 |
4.3.2 划分宏块函数的设计 | 第41-42页 |
4.3.3 运动补偿精度的选择 | 第42-43页 |
4.3.4 计算机模拟实验结果 | 第43页 |
4.4 基于IP网传输视频数据的设计 | 第43-47页 |
4.4.1 传输流程的设计方案 | 第44页 |
4.4.2 传输流程的软件设计 | 第44-46页 |
4.4.3 H.264中基于IP网络运行的编码流程设计与实现 | 第46-47页 |
4.4.4 系统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47页 |
4.5 H.264关键算法模块软件编码器的实现 | 第47-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结束语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英文缩写对照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