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贡献度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7-18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逻辑框架和创新点第18-20页
     ·逻辑框架第18页
     ·创新点第18-20页
第二章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第20-30页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特征、分类第20-24页
     ·服务业的概念及分类第20-21页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第21页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第21-23页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第23-24页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第24-27页
     ·累积循环理论第25-26页
     ·产业关联理论第26页
     ·价值链条理论第26-27页
     ·内生增长理论第27页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第27-29页
     ·通过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第28页
     ·通过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第28-29页
     ·通过推动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第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第30-40页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和分类第30-32页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第30页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第30-32页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第32-37页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分析第32-34页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分析第34-37页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点第37-38页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第38页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第40-49页
   ·问题提出第40页
   ·方案设计第40-43页
     ·总体方案设计第40-41页
     ·经济学方法选用第41-42页
     ·经济学软件选用第42-43页
   ·实证分析第43-47页
     ·数据选取第43-44页
     ·平稳性检验第44-45页
     ·协整检验第45-46页
     ·格兰杰因果检验第46-47页
   ·实证结论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深入发展的政策建议第49-53页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第49-51页
     ·经济体制改革尚不完备,针对性政策出台滞后第49页
     ·工业生产方式落后,制造业发展空间局促第49-50页
     ·周边城市发展缓慢,难以形成产业集聚第50-51页
     ·高端人才仍然匮乏,创新意识底蕴不足第51页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第51-52页
     ·适时灵活的政策制定,有针对性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各产业第51页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切合实际地打造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品牌第51-52页
     ·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全力推动环渤海湾大经济区的形成第52页
     ·送出去引进来吸纳高端人才,构建充足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库第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58页
作者与导师简介第58-59页
附录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并购中期权定价方法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溢价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