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结构物环境适应性物理模拟研究
1 绪论 | 第1-19页 |
·国外深水试验水池发展现状 | 第10-15页 |
·荷兰海事研究中(MARIN) | 第10-11页 |
·挪威海洋工程研究中心(MARINTEK) | 第11-13页 |
·美国海洋技术研究中心(OTRC) | 第13-14页 |
·韩国海洋研究发展中心(KORDI) | 第14-15页 |
·国外深水试验水池特点 | 第15-16页 |
·国内海洋工程水池概况 | 第16-19页 |
2 海洋结构物环境适应性物理模拟相似准则分析 | 第19-24页 |
·傅汝德准则 | 第19-20页 |
·雷诺数 | 第20页 |
·漩涡脱落 | 第20-22页 |
·表面张力效应 | 第22-23页 |
·可压缩性 | 第23-24页 |
3 海洋环境因素模拟 | 第24-33页 |
·确定性的波浪理论 | 第24-25页 |
·Airy波理论 | 第25页 |
·Stokes五阶波理论 | 第25页 |
·随机波浪的概率特性 | 第25-26页 |
·波能量谱密度方法 | 第26-28页 |
·Pierson-Moskowitz波浪谱 | 第27页 |
·JONSWAP波浪谱 | 第27页 |
·修正的Pierson-Moskowitz波浪谱 | 第27页 |
·方向谱 | 第27-28页 |
·造波技术 | 第28-30页 |
·规则长峰波 | 第28页 |
·随机长峰波 | 第28-29页 |
·随机短峰波 | 第29-30页 |
·双模态(bi-modal)和双向波谱 | 第30页 |
·在水池上造风 | 第30-31页 |
·水池内造流 | 第31-32页 |
·不在同一方向上的环境条件的模拟 | 第32-33页 |
4 海洋结构物环境物理试验模拟若干问题 | 第33-45页 |
·模型试验在浮式生产储油船设计中的作用 | 第33-34页 |
·试验环境条件的选择 | 第34-35页 |
·模型比例的选择 | 第35-36页 |
·水池因素 | 第35-36页 |
·浮式生产储油船船体模型 | 第36页 |
·锚泊系统 | 第36-37页 |
·立管 | 第37页 |
·侧推器 | 第37-38页 |
·尺度效应 | 第38页 |
·运动阻尼 | 第38页 |
·锚系和立管 | 第38页 |
·超深水油田 | 第38-39页 |
·等价或者混合系统 | 第39-40页 |
·被动等价系统 | 第39-40页 |
·主动等价系统 | 第40页 |
·甲板上浪和波浪拍击 | 第40-42页 |
·运行持续时间 | 第42-43页 |
·模型试验和计算数值机模拟之间的关系 | 第43-45页 |
5 浮式海洋结构物典型模型试验方法研究 | 第45-56页 |
·幅值响应因子和波浪漂移力试验 | 第45-47页 |
·试验目的 | 第45页 |
·测量方法 | 第45-47页 |
·锚泊刚度、自然频率和运动阻尼 | 第47-48页 |
·试验目的 | 第47页 |
·测量方法 | 第47-48页 |
·浮式生产储油船运动和锚泊荷载 | 第48-49页 |
·试验目的 | 第48页 |
·测量方法 | 第48-49页 |
·流力和力矩系数 | 第49-50页 |
·试验目的 | 第49页 |
·测量方法 | 第49-50页 |
·侧推器-船体相互作用试验 | 第50-51页 |
·试验目的 | 第50页 |
·测量方法 | 第50-51页 |
·侧推器辅助锚泊试验 | 第51-52页 |
·试验目的 | 第51页 |
·测量方法 | 第51-52页 |
·甲板上浪和荷载 | 第52-53页 |
·试验目的 | 第52页 |
·测量方法 | 第52-53页 |
·浮式生产储油船和穿梭油轮联合运动特性 | 第53-54页 |
·试验目的 | 第53页 |
·测量方法 | 第53-54页 |
·安装试验 | 第54-55页 |
·试验目的 | 第54页 |
·测量方法 | 第54-55页 |
·解脱和再连接试验 | 第55-56页 |
·试验目的 | 第55页 |
·测量方法 | 第55-56页 |
6 浮式生产储油船的的物理与数值模拟实例 | 第56-66页 |
·物理模拟实例 | 第56-61页 |
·数值模拟实例 | 第61-66页 |
·数值模拟原理 | 第61-63页 |
·数值模拟结果与物理模拟结果比较 | 第63-6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