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旱塬地玉米间作马铃薯种植模式产量与水分效应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前言 | 第4-13页 |
1.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4页 |
2. 旱地农业在我国北方种植业生产中的地位 | 第4-5页 |
3. 国外旱地农作物间套作研究动态 | 第5-7页 |
4. 我国北方作物间套模式的主要类型及研究现状 | 第7-1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3-18页 |
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第13页 |
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第13-14页 |
3. 供试材料 | 第14页 |
4. 田间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4-1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8-50页 |
1. 天然降水分布与变化 | 第18-19页 |
2. 农田储水量的动态变化 | 第19-32页 |
·1m 土体总储水量在生长期内的变化 | 第19-23页 |
·1m 土体中不同层次土壤储水量的动态变化 | 第23-27页 |
·播前、收获后2m 土体储水量动态变化 | 第27-32页 |
3. 土壤储水有效性分析 | 第32-40页 |
4. 作物耗水量 | 第40-44页 |
5. 不同种植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44-48页 |
6.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48-5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0-52页 |
1. 结论 | 第50-51页 |
2. 讨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英文摘要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