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 ·测试系统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 ·测试系统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 ·测试系统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 ·文章的结构安排 | 第9-10页 |
| 第二章 飞机供电参数测试系统概述 | 第10-14页 |
| ·飞机供电系统简介 | 第10-11页 |
| ·飞机供电系统简介 | 第10页 |
| ·飞机供电系统组成 | 第10-11页 |
| ·飞机供电系统性能参数测试要求 | 第11-12页 |
| ·飞机供电参数测试系统设计方案概况 | 第12-14页 |
| ·飞机供电参数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12-13页 |
| ·飞机供电参数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13-14页 |
| 第三章 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14-25页 |
| ·软件设计 | 第14-19页 |
| ·需求分析 | 第14-16页 |
| ·软件建模 | 第16-19页 |
| ·程序编写 | 第19页 |
| ·程序测试 | 第19页 |
| ·软件简介 | 第19-24页 |
| ·飞机供电参数测试系统软件的功能模块 | 第20-22页 |
| ·飞机供电参数测试系统软件的人机对话窗口 | 第22-24页 |
| ·软件设计中的不足 | 第24-25页 |
| 第四章 软件设计中的数据处理 | 第25-47页 |
| ·飞机供电参数测试系统的测试标准 | 第25页 |
| ·飞机供电参数测试系统采样数据的基本处理 | 第25-33页 |
| ·信号的采样 | 第25-26页 |
|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算法简介 | 第26-28页 |
| ·采样数据的插值(抛物线插值法) | 第28-30页 |
| ·采样数据的零点捡出技术 | 第30-32页 |
| ·采样数据的波峰计算 | 第32-33页 |
| ·交流稳态电压性能参数的分析 | 第33-37页 |
| ·交流稳态电压 | 第33-34页 |
| ·三相电压的不平衡 | 第34页 |
| ·三相电压的相位差 | 第34-35页 |
| ·交流电压的波形 | 第35-37页 |
| ·稳态频率性能参数的分析 | 第37-39页 |
| ·频率的调制 | 第37-39页 |
| ·频率漂移 | 第39页 |
| ·交流瞬态电压性能参数的分析 | 第39-41页 |
| ·交流电压的瞬变 | 第39-40页 |
| ·频率的瞬变 | 第40-41页 |
| ·交流电压过压和欠压性能参数的分析 | 第41-42页 |
| ·交流过频或欠频性能参数的分析 | 第42-43页 |
| ·直流稳态电压性能参数的分析 | 第43-44页 |
| ·直流稳态电压脉动幅值的计算 | 第43-44页 |
| ·直流脉动电压的频谱分析 | 第44页 |
| ·直流瞬态浪涌电压性能参数的分析 | 第44-45页 |
| ·直流过压或欠压性能参数的分析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PCI数据采集卡的驱动开发 | 第47-62页 |
| ·PCI总线的特点 | 第47-48页 |
| ·windows2000设备驱动程序基础 | 第48-50页 |
| ·Windows2000中的驱动程序种类 | 第48-49页 |
| ·Windows2000和WDM驱动程序的设计目标 | 第49-50页 |
| ·设备驱动程序类库的设计 | 第50-62页 |
| ·WDM驱动类库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第50页 |
| ·WDM设备驱动类库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62页 |
| 第六章 测试系统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 第62-68页 |
| ·校验方法 | 第62-63页 |
| ·线性拟合 | 第62页 |
| ·计算方法 | 第62-63页 |
| ·图像闪烁的解决方法 | 第63-66页 |
| ·图形闪烁原因 | 第63-64页 |
| ·如何避免闪烁 | 第64页 |
| ·如何实现双缓冲 | 第64-65页 |
| ·如何提高绘图的效率 | 第65-66页 |
| ·显示点的舍弃 | 第66页 |
| ·驱动设计中的双缓冲技术 | 第66-68页 |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