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泻肺化瘀法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肺循环作用选择性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词表第10-13页
前言第13-15页
研究方法第15-25页
 1 一般资料第15-17页
   ·60例患者治疗前的资料第15-16页
   ·治疗前两组患者单项症状比较第16页
   ·治疗前两组患者客观指标比较第16-17页
 2 诊断标准第17-20页
   ·西医诊断标准第17页
   ·中医诊断标准第17-19页
   ·试验病例标准第19-20页
 3 症状体征分级标准第20-21页
 4 疗效判定标准第21-22页
   ·单项症状疗效判断第21-22页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第22页
 5 试验研究方法第22-25页
   ·治疗用药第22-23页
   ·用药疗程第23页
   ·观察项目第23-25页
   ·统计学方法第25页
结果与分析第25-36页
 1 临床疗效比较第25-26页
 2 主要症状体征疗效第26-28页
   ·单项临床症状体征治疗前后的变化第26页
   ·单项症状体征治疗前后积分差比较第26-27页
   ·治疗前后舌质舌苔的变化第27-28页
 3 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变化第28-29页
 4 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第29-30页
 5 对血气分析的影响第30页
 6 对PAPs的影响第30-31页
 7 对体循环压的影响第31-32页
 8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第32-33页
 9 CO的变化第33-34页
 10 ET-1的变化第34页
 11 对QOL的影响第34-36页
 12 毒副反应第36页
   ·对肝、肾功能的观察第36页
   ·大、小便常规的检查第36页
讨论第36-87页
 1 肺循环概况及肺动脉高压分类第36-37页
 2 西医学对COPD的认识及与HPH关系的研究第37-45页
   ·西医学对COPD的认识第37-38页
   ·HPH是COPD的继发病变第38-42页
   ·COPD继发HPH的病程第42页
   ·COPD继发HPH的治疗第42-45页
 3 中医学对COPD和HPH的认识第45-58页
   ·COPD的历史沿革第45-48页
   ·COPD继发HPH变证的发病机理第48-50页
   ·“泻肺化瘀”法治疗肺系疾病的机理探讨第50-58页
 4 导师防治HPH经验总结第58-72页
   ·学术思想理论基础第58-68页
   ·HPH的病变特点第68-70页
   ·治疗当泻肺气、除肺热、化痰祛瘀并重第70-72页
 5 新制六安煎组方分析第72-76页
   ·方义分析第73-74页
   ·现代药理研究第74-76页
 6 “泻肺化瘀”法疗效机理探讨第76-87页
   ·新制六安煎对HPH症状体征的改善作用第77页
   ·新制六安煎对血白细胞数的影响第77-78页
   ·新制六安煎对血气和肺功能的影响第78-79页
   ·新制六安煎对PAPs和体循环的影响第79-80页
   ·新制六安煎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第80-81页
   ·新制六安煎对CO和ET-1的影响第81-85页
   ·新制六安煎对QOL的影响第85-87页
结论第87-88页
结语第88-92页
 1 本次研究的特色第88-90页
   ·肺循环作用选择性的研究第88-89页
   ·QOL的评估第89-90页
 2 本课题带来的思考与展望第90-92页
综述一第92-111页
 1 单味中药(或提取物)的现代药理药效研究第93-100页
 2 复方制剂的药理药效学研究第100-104页
 3 辨证施治贯穿始终第104-108页
 4 讨论与展望第108-111页
综述二第111-116页
 1 生活质量评估表简介第111-112页
 2 SGRQ简介第112-116页
致谢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45页
附件一: COPD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第145-150页
附件二: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第150-152页
附件三: 声明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商业医疗保险风险控制研究
下一篇:医疗保险风险因素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