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序言 | 第6-10页 |
·研究目的 | 第6页 |
·研究意义 | 第6页 |
·方剂配伍理论研究的现状 | 第6-9页 |
·黄芪理论研究的概况 | 第9页 |
·研究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9-10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0页 |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3 研究结果 | 第11-19页 |
·配伍黄芪方剂的组方药类 | 第11-14页 |
·黄芪常见的配伍结构 | 第14-17页 |
·补气结构 | 第14-16页 |
·益卫固表结构 | 第16页 |
·利水消肿结构 | 第16页 |
·托疮生肌结构 | 第16-17页 |
·黄芪常用的炮制方法 | 第17页 |
·黄芪运用的剂量特点 | 第17-18页 |
·黄芪应用的剂型 | 第18-19页 |
4 讨论 | 第19-42页 |
·配伍是影响黄芪功效发挥方向的重要因素 | 第19-36页 |
·浅析配伍对黄芪功效的影响 | 第19-30页 |
·补气 | 第20-27页 |
·益卫固表 | 第27-28页 |
·利水消肿 | 第28页 |
·托疮溃脓 | 第28-30页 |
·黄芪的配伍具有时代特点 | 第30-34页 |
·配伍体现医家的学术特点 | 第34-36页 |
·炮制、剂量、剂型是影响黄芪功效发挥方向不可忽视的因素 | 第36-42页 |
·炮制对黄芪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 | 第36-37页 |
·剂量对黄芪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 | 第37-40页 |
·剂型和用法对黄芪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 | 第40-42页 |
5 结语 | 第42-43页 |
6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 第47-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