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7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研究生教育高质量的具体表现 | 第9-10页 |
·研究生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 第10-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水平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生教育发展及质量保障状况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生教育发展及质量保障状况 | 第14-15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分析 | 第17-36页 |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 第17-19页 |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方法 | 第19-23页 |
·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23-31页 |
·来自研究生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23-26页 |
·来自导师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26-28页 |
·来自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基于证据合成理论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估 | 第31-36页 |
·基于证据合成法的数据处理 | 第31-33页 |
·研究生教育质量综合评估 | 第33-36页 |
第3章 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8页 |
·学生行为引起的研究生质量影响因素 | 第36-40页 |
·思想道德素质 | 第36-38页 |
·课程学习状况 | 第38-39页 |
·科研实践状况 | 第39-40页 |
·学位论文水平 | 第40页 |
·学校行为引起的研究生质量影响因素 | 第40-48页 |
·生源质量 | 第41-42页 |
·教学方法 | 第42-44页 |
·课程设置 | 第44-45页 |
·导师队伍 | 第45-46页 |
·培养经费和科研环境 | 第46-47页 |
·管理活动 | 第47-48页 |
第4章 中外研究生教育比较 | 第48-71页 |
·比较对象的确定 | 第48-49页 |
·目前各国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 | 第49-51页 |
·德国研究生教育现状 | 第49-50页 |
·美国研究生教育现状 | 第50-51页 |
·英国研究生教育现状 | 第51页 |
·各国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 | 第51-63页 |
·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类型及培养目标比较 | 第51-53页 |
·研究生培养过程比较 | 第53-58页 |
·学制年限比较 | 第58-59页 |
·培养经费比较 | 第59-61页 |
·培养数量比较 | 第61-63页 |
·中外研究生教育差异原因分析 | 第63-67页 |
·培养目标 | 第63页 |
·招生 | 第63-64页 |
·课程学习和导师指导方式 | 第64-65页 |
·研究生论文 | 第65页 |
·学制 | 第65-66页 |
·培养经费和培养数量 | 第66-67页 |
·国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 第67-71页 |
·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 | 第67-68页 |
·建立符合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培养模式 | 第68-69页 |
·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一体化 | 第69-70页 |
·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 | 第70-71页 |
第5章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 第71-79页 |
·发挥研究生自身能动性,促使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 第71-74页 |
·把素质教育放第一位 | 第71-72页 |
·强化研究生自我学习研究能力,树立创新观念 | 第72-73页 |
·合理调整课程学习、科研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 | 第73-74页 |
·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 第74-79页 |
·加强学科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结构和学位授权体系 | 第74页 |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发挥集体指导优势 | 第74-76页 |
·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 第76页 |
·加强研究生院建设,发挥研究生院督导管理作用 | 第76-77页 |
·开拓筹资渠道,积极改善科研环境 | 第77页 |
·建立多元化的质量标准,健全评估制度,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 | 第86-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