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Ⅰ 文献综述 | 第7-17页 |
| 1 前言 | 第7页 |
| 2 建立突变体库的方法比较 | 第7-8页 |
| 3 拟南芥插入突变库研究进展 | 第8-9页 |
| 4 水稻插入突变库构建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 ·T-DNA插入建立水稻突变库 | 第9-12页 |
| ·T-DNA插入突变库群体大小及插入突变概率估计 | 第10-11页 |
| ·T-DNA插入突变载体的改进 | 第11-12页 |
| ·Ac/Ds系统插入建立水稻突变体库 | 第12-14页 |
| ·Tos17插入建立水稻突变体库 | 第14-15页 |
| 5 不同基因克隆方法的比较 | 第15-16页 |
| 6 本研究主题思想 | 第16-17页 |
| Ⅱ 材料与方法 | 第17-27页 |
| 1 材料 | 第17页 |
| 2 方法 | 第17-27页 |
| ·遗传转化方法 | 第17-18页 |
| ·培养基(见附录1) | 第17页 |
|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17-18页 |
| ·水稻DNA提取及纯化(见附录2) | 第18-19页 |
| ·PCR反应的体系及程序 | 第19-20页 |
| ·PCR反应体系 | 第19-20页 |
| ·PCR反应程序 | 第20页 |
| ·Southern杂交方法 | 第20-22页 |
| ·缓冲液配制(见附录3) | 第20页 |
| ·叶片总DNA的完全酶切 | 第20页 |
| ·转膜 | 第20-21页 |
| ·探针的标记(25μl/Blot) | 第21页 |
| ·分子杂交和放射自显影 | 第21-22页 |
| ·TAIL-PCR扩增及测序 | 第22-24页 |
| ·T-DNA区序列的获得 | 第22页 |
| ·TAIL-PCR特异引物 | 第22-23页 |
| ·TAIL-PCR随机引物 | 第23页 |
| ·TAIL-PCR反应体系 | 第23-24页 |
| ·TAIL-PCR反应程序 | 第24页 |
| ·TAIL-PCR产物的回收、克隆、测序 | 第24页 |
| ·序列分析(见附录4) | 第24-26页 |
| ·T-DNA插入位点的确定 | 第24-25页 |
| ·插入位点序列研究 | 第25-26页 |
| ·插入位点的PCR分子标记 | 第26页 |
| ·材料的田间鉴定及变异的发现 | 第26-27页 |
| Ⅲ 结果与分析 | 第27-36页 |
| 1 水稻T-DNA插入转化再生植株的获得 | 第27-28页 |
| 2 转化再生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28-29页 |
| 3 突变植株表型性状的分析 | 第29-32页 |
| 4 突变植株的TAIL-PCR分析 | 第32-33页 |
| 5 插入位点的分子标记 | 第33-34页 |
| 6 插入位点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34-36页 |
| ·拟南芥ELF3相似基因的插入突变 | 第34-35页 |
| ·AAA~+ ATPase家族成员基因的插入突变 | 第35页 |
| ·GlimmerM预测基因的插入突变 | 第35-36页 |
| Ⅳ 讨论 | 第36-42页 |
| 1 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利用 | 第36-37页 |
| 2 利用T-DNA插入突变克隆OSELF3基因 | 第37-39页 |
| 3 利用T-DNA插入突变克隆AAA~+ ATPase家族基因 | 第39-40页 |
| 4 T-DNA侧翼序列的获得及相应分子标记开发 | 第40-41页 |
| 5 特定条件下的突变体的筛选 | 第41页 |
| 6 TOS17的激活及相关讨论 | 第41-42页 |
| Ⅴ 附录 | 第42-63页 |
| 1 培养基配方 | 第42页 |
| 2 DNA提取相关配方 | 第42-43页 |
| 3 杂交相关配方 | 第43-48页 |
| 4 序列分析涉及的网站网址 | 第48-49页 |
| 5 T-DNA插入侧翼序列 | 第49-50页 |
| 6 侧翼序列所在的基因及编码蛋白 | 第50-57页 |
| ·ris1插入基因及编码蛋白 | 第50-51页 |
| ·被插入基因 | 第50页 |
| ·插入基因及编码蛋白 | 第50-51页 |
| ·ris2插入基因及编码蛋白 | 第51-53页 |
| ·被插入基因 | 第51-53页 |
| ·被插入基因编码序列 | 第53页 |
| ·ris3插入基因及编码蛋白 | 第53-57页 |
| ·被插入基因 | 第53-56页 |
| ·插入基因编码序列 | 第56-57页 |
| 7 序列比对结果 | 第57-59页 |
| 8 OSELF3相似蛋白 | 第59-61页 |
| 9 T-DNA部分边界序列 | 第61-62页 |
| 10 发表论文 | 第62-63页 |
| Ⅵ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 Ⅶ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