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高压断路器概述 | 第8-9页 |
·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技术发展史 | 第9-11页 |
·国内外断路器在线监测技术现状 | 第11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对高压断路器实施在线监测的意义 | 第11-12页 |
·现有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13页 |
第2章 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原理 | 第13-35页 |
·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系统的基本目标 | 第13页 |
·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系统的监测内容 | 第13-14页 |
·行程--时间特性的在线监测 | 第14-17页 |
·监测的目的 | 第14页 |
·监测的原理 | 第14-16页 |
·行程--时间特性曲线分析 | 第16-17页 |
·断路器电寿命的在线监测 | 第17-20页 |
·监测的目的 | 第17页 |
·传统的方法及缺陷 | 第17-18页 |
·对传统方法的改进 | 第18-19页 |
·几类断路器电寿命的计算公式 | 第19-20页 |
·振动信号的在线监测 | 第20-31页 |
·振动监测概述 | 第20-21页 |
·振动信号的特征量提取 | 第21-27页 |
·振动信号的时域分析 | 第22-23页 |
·振动信号的频率构成分析 | 第23-24页 |
·振动信号的功率谱分析 | 第24-25页 |
·信号能量包络分析 | 第25-26页 |
·振动事件的时间量提取 | 第26-27页 |
·基于相似性原则的振动波形辨识技术 | 第27-31页 |
·合分闸线圈电流的在线监测 | 第31-35页 |
·监测的目的 | 第31页 |
·典型的线圈电流波形分析 | 第31-32页 |
·获取电流波形的特征参数 | 第32-35页 |
第3章 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第35-52页 |
·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 | 第35-38页 |
·在线监测系统硬件设计概述 | 第35-36页 |
·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系统的构成 | 第36-37页 |
·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系统结构框图说明 | 第37-38页 |
·现场数据采集单元CPU的设计 | 第38-44页 |
·CPU的选择 | 第38-39页 |
·存储器的扩展 | 第39页 |
·复位电路的设计 | 第39-42页 |
·RS485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 | 第42页 |
·时钟电路的设计 | 第42-43页 |
·通用I/O引脚的利用 | 第43-44页 |
·现场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电路的设计 | 第44-52页 |
·开断电流的采集 | 第44-47页 |
·分(合)闸线圈电流的采集 | 第47页 |
·分(合)过程中振动信号的采集 | 第47-48页 |
·触头行程--时间特性数据的采集 | 第48-52页 |
第4章 现场数据采集单元的软件设计 | 第52-71页 |
·DSP应用软件的开发流程 | 第52-53页 |
·现场数据采集单元的软件设计 | 第53-68页 |
·主程序设计 | 第53-56页 |
·数据处理子程序 | 第56-63页 |
·快速傅立叶变换原理 | 第59-61页 |
·运算溢出及避免方法 | 第61-62页 |
·旋转因子(W_N)表的构建 | 第62-63页 |
·用DSP实现FFT程序的步骤 | 第63页 |
·数据上传子程序 | 第63-68页 |
·通信协议介绍 | 第64页 |
·异步串行口工作模式设置 | 第64-66页 |
·数据上传子程序流程图 | 第66-68页 |
·后台机程序简单介绍 | 第68-71页 |
·多线程介绍 | 第68-69页 |
·后台机与现场数据采集单元的通信子程序流程图 | 第69-71页 |
结束语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