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目录 | 第10-13页 |
| 图目录 | 第13-15页 |
| 表目录 | 第15-16页 |
| 1 绪论 | 第16-28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7-23页 |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3-24页 |
| ·研究框架与论文组织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2 抢占式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 | 第28-52页 |
| ·文献综述 | 第28-34页 |
| ·RCPSP | 第28-32页 |
| ·PRCPSP | 第32-34页 |
| ·模型描述 | 第34-39页 |
| ·算法概述 | 第39-50页 |
| ·重要概念 | 第39-41页 |
| ·串行进度生成机制 | 第41-46页 |
| ·双向调整技术 | 第46-47页 |
| ·允许一次抢占的串行进度生成机制 | 第47-48页 |
| ·峰交叉算子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3 多AGENT优化方法 | 第52-80页 |
| ·群智能优化方法 | 第52-53页 |
| ·粒子群优化方法 | 第53-59页 |
| ·产生与发展 | 第53-55页 |
| ·算法流程 | 第55-57页 |
| ·在项目调度问题上的应用 | 第57-59页 |
| ·蚁群优化方法 | 第59-67页 |
| ·产生与发展 | 第59-64页 |
| ·算法流程 | 第64页 |
| ·在调度问题上的应用 | 第64-67页 |
| ·多AGENT优化方法 | 第67-78页 |
| ·产生与发展 | 第67-71页 |
| ·体系结构 | 第71-77页 |
| ·开发工具 | 第77-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4 抢占式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的粒子群优化方法 | 第80-96页 |
| ·算法描述 | 第80-87页 |
| ·粒子编码 | 第80-83页 |
| ·粒子解码 | 第83-84页 |
| ·适应值函数 | 第84页 |
| ·粒子更新机制 | 第84-86页 |
| ·总体流程 | 第86-87页 |
| ·计算实验 | 第87-94页 |
| ·实验环境 | 第87页 |
| ·参数设置 | 第87-88页 |
| ·实验结果 | 第88-94页 |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 5 抢占式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的蚁群优化方法 | 第96-106页 |
| ·算法描述 | 第96-99页 |
| ·路径构建方案 | 第96-97页 |
| ·信息素信息更新机制 | 第97页 |
| ·启发式信息 | 第97-98页 |
| ·适应值函数 | 第98页 |
| ·总体流程 | 第98-99页 |
| ·计算实验 | 第99-104页 |
| ·实验环境 | 第99页 |
| ·参数设置 | 第99-100页 |
| ·实验结果 | 第100-10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 6 抢占式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的多AGENT优化方法 | 第106-126页 |
| ·系统描述 | 第106-112页 |
| ·系统纵览 | 第106-108页 |
| ·协商模型 | 第108-109页 |
| ·调度Agent | 第109-111页 |
| ·活动Agent | 第111-112页 |
| ·计算实例 | 第112-123页 |
| ·计算实验 | 第123-125页 |
| ·实验环境 | 第123-124页 |
| ·实验结果 | 第124-1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 7 进一步讨论 | 第126-132页 |
| ·三种MAO的比较 | 第126-130页 |
| ·四种Agent特征对比 | 第126-127页 |
| ·三种MAO效果对比 | 第127-130页 |
| ·管理实践意义 | 第130-1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132页 |
| 8 总结与展望 | 第132-1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4-144页 |
| 附录1 名词中英文对照 | 第144-150页 |
| 附录2 PSPLIB中的RCPSP问题实例 | 第150-154页 |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主要科研成果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