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写 | 第10-11页 |
目次 | 第11-13页 |
1 前言 | 第13-16页 |
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6-18页 |
·细胞株 | 第16页 |
·药物与主要试剂 | 第16-18页 |
·主要仪器 | 第18页 |
3 实验方法 | 第18-27页 |
·药物配制 | 第18-19页 |
·细胞培养 | 第19页 |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第19页 |
·DAPI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 | 第19-20页 |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 第20页 |
·JC-1染色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 第20-21页 |
·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含量及活性 | 第21-23页 |
·real-time RT-PCR法检测NOXA基因转录水平 | 第23-24页 |
·小分子RNA干扰技术 | 第24-25页 |
·免疫共沉淀 | 第25页 |
·数据统计 | 第25-27页 |
4 实验结果 | 第27-43页 |
·ABT-737和雷公藤红素协同抑制Bel-7402和HepG2细胞生长 | 第27-29页 |
·ABT-737和雷公藤红素协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 第29-34页 |
·雷公藤红素能够抑制HSP通路活性 | 第34-35页 |
·雷公藤红素引起内质网应激反应和NOXA的上调 | 第35-38页 |
·雷公藤红素引起的NOXA上调早于其诱导的细胞凋亡 | 第38-39页 |
·NOXA是ABT-737和雷公藤红素协同诱导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 | 第39-41页 |
·雷公藤红素促进Noxa与Mcl-1的蛋白结合 | 第41-43页 |
5 讨论与展望 | 第43-47页 |
·ABT-737和雷公藤红素协同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 第43-44页 |
·ABT-737和雷公藤红素协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综述 | 第52-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作者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