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对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国内外虚拟仪器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1-16页 |
1.3.1 虚拟仪器的概念和特点 | 第12-13页 |
1.3.2 虚拟仪器的系统构成 | 第13-15页 |
1.3.3 虚拟仪器的发展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电能质量指标及测量分析方法 | 第18-27页 |
2.1 电能质量指标的确定 | 第18-19页 |
2.2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 第19-20页 |
2.3 公用电网谐波 | 第20-21页 |
2.4 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 第21-22页 |
2.5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 第22-23页 |
2.6 电压波动与闪变 | 第23-25页 |
2.7 电能质量问题新的提法 | 第25-26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数字测量理论与在线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第27-35页 |
3.1 交流电量的数字测量 | 第27-28页 |
3.2 利用FFT计算电能质量各项指标参数 | 第28-33页 |
3.2.1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计算原理 | 第29-31页 |
3.2.2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计算原理 | 第31-33页 |
3.3 在线监测装置总体设计 | 第33-34页 |
3.3.1 硬件部分 | 第33页 |
3.3.2 软件部分 | 第33-34页 |
3.3.3 总体结构图 | 第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硬件设计 | 第35-40页 |
4.1 硬件结构 | 第35-36页 |
4.2 硬件功能及实现 | 第36-38页 |
4.2.1 信号调理器 | 第36-37页 |
4.2.2 数据采集卡 | 第37-38页 |
4.2.3 装有虚拟仪器系统的一体化工作站 | 第38页 |
4.3 抗干扰措施 | 第38-39页 |
4.3.1 干扰产生机理 | 第38-39页 |
4.3.2 抗干扰措施 | 第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软件设计 | 第40-51页 |
5.1 LabVIEW--面向仪器和测控过程的图形化编程平台 | 第40-46页 |
5.1.1 LabVIEW简介 | 第40-42页 |
5.1.2 LabVIEW特点 | 第42页 |
5.1.3 采用LabVIEW编制虚拟仪器程序的步骤 | 第42-43页 |
5.1.4 采用LabVIEW实现数据分析处理 | 第43-45页 |
5.1.5 LabVIEW的仪器驱动 | 第45-46页 |
5.2 软件结构 | 第46-47页 |
5.3 电能质量各项指标的监测和分析 | 第47-48页 |
5.4 抗混叠和防泄漏措施 | 第48-49页 |
5.5 电能质量远程监测与控制 | 第49-5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谐波对电能计量的影响研究 | 第51-60页 |
6.1 在线监测装置误差分析 | 第51-54页 |
6.1.1 硬件误差 | 第52页 |
6.1.2 软件误差 | 第52页 |
6.1.3 误差校正 | 第52-53页 |
6.1.4 误差分析结果 | 第53-54页 |
6.2 谐波对感应式电能表计量的影响 | 第54-59页 |
6.2.1 感应式电能表频率响应特性 | 第55页 |
6.2.2 谐波电能的定义 | 第55-56页 |
6.2.3 谐波对电能计量的影响实验研究 | 第56-58页 |
6.2.4 现场实测数据分析 | 第58-5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在读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