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页 |
一、 区际民事判决的承认与执行解析 | 第10-16页 |
(一) 区际民事判决的含义 | 第10-13页 |
1 、 对区际的理解 | 第10-11页 |
2 、 对民事判决的理解 | 第11-13页 |
(二) 承认与执行的一般理论 | 第13-16页 |
1 、 承认与执行的关系 | 第13-14页 |
2 、 承认与执行的有关学说 | 第14-16页 |
二、 中国区际民事判决承认与执行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16-25页 |
(一) 中国区际民事判决承认与执行的现状 | 第16-22页 |
1 、 中国区际民事判决承认与执行的特点 | 第16-18页 |
2 、 中国各法域的立法与实践 | 第18-22页 |
(二) 中国区际民事判决承认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22-25页 |
1 、 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2 、 产生的原因 | 第24-25页 |
三、 中国区际民事判决承认与执行的模式选择与制度建构 | 第25-45页 |
(一) 中国区际民事判决承认与执行的模式选择 | 第25-30页 |
1 、 国际上常见的三种模式 | 第25-27页 |
2 、 对国内学者提出的有关模式的分析 | 第27-29页 |
3 、 中国区际民事判决承认与执行最佳模式的选择 | 第29-30页 |
(二) 中国区际民事判决承认与执行的条件 | 第30-37页 |
1 、 存在互惠关系 | 第31-32页 |
2 、 请求承认与执行的判决是一个确定的判决 | 第32-33页 |
3 、 判决由具有管辖权的法院作出 | 第33-34页 |
4 、 判决不与某些诉讼或判决相冲突 | 第34-35页 |
5 、 原审法院进行审理和判决的程序应公正 | 第35-36页 |
6 、 不违反被请求承认与执行地的公共秩序 | 第36-37页 |
(三) 中国区际民事判决承认与执行的程序 | 第37-45页 |
1 、 承认与执行程序的法律适用 | 第37-38页 |
2 、 中国区际民事判决承认与执行的具体程序 | 第38-42页 |
3 、 拒绝承认与执行的问题 | 第42-45页 |
参考书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