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红腹锦鸡研究概述 | 第13-18页 |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红腹锦鸡的栖息地及种群分布 | 第14页 |
第三节 红腹锦鸡的保护 | 第14-18页 |
第二章 分子亲缘地理学 | 第18-23页 |
第一节 遗传多样性 | 第18页 |
第二节 分子亲缘地理学 | 第18-22页 |
第三节 种群进化历史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线粒体DNA分子标记及应用 | 第23-32页 |
第四章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3-44页 |
第一节 材料 | 第33-36页 |
·样品采集 | 第33-34页 |
·种群分布图 | 第34-35页 |
·主要试剂 | 第35页 |
·主要的仪器和设备 | 第35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实验与方法 | 第36-44页 |
·红腹锦鸡样品总DNA的提取 | 第36-37页 |
·血棉中血液样品总DNA的提取 | 第36页 |
·新鲜血液样品DNA的提取 | 第36-37页 |
·肌肉组织DNA的提取 | 第37页 |
·内脏组织和皮组织DNA的提取 | 第37页 |
·皮组织DNA的提取 | 第37页 |
·提取样品所得基因组DNA浓度的检测 | 第37页 |
·红腹锦鸡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获取 | 第37-44页 |
·利用鸟类通用引物PCR扩增红腹锦鸡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片段 | 第37-38页 |
·线粒体DNA PCR扩增与直接测序 | 第38-40页 |
·PCR扩增所得DNA片段的电泳检测 | 第40页 |
·PCR扩增所得DNA片段的回收纯化 | 第40-44页 |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 | 第40页 |
·离心法回收DNA产物 | 第40-41页 |
·克隆 | 第41-44页 |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1页 |
·DNA片段与载体连接 | 第41-42页 |
·转化 | 第42页 |
·克隆筛选 | 第42页 |
·克隆鉴定 | 第42页 |
·线粒体DNA的PCR直接扩增产物与克隆鉴定后的克隆的测序 | 第42页 |
·序列分析 | 第42-44页 |
第六章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44-65页 |
第一节 实验结果 | 第44-47页 |
1 基因组全DNA的提取 | 第44-45页 |
2 引物对PHDL/PHDH对个体QC02的基因组DNA的梯度PCR | 第45页 |
3 引物对PHDL/PHDH对种群几个个体的克隆PCR扩增 | 第45-46页 |
4 引物对PHDL/PHDH对种群所有个体的基因组DNA的PCR扩增 | 第46-47页 |
第二节 数据分析 | 第47-65页 |
1 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确定 | 第47页 |
2 红腹锦鸡种群的遗传变异分析 | 第47-65页 |
·红腹锦鸡各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 第47-51页 |
·红腹锦鸡12个种群的分组情况 | 第51-53页 |
·红腹锦鸡38个单倍型的NETWORK网络图与系统树构建 | 第53-60页 |
·红腹锦鸡种群结构与分子变异分析(AMOVA) | 第60-62页 |
·红腹锦鸡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第62-65页 |
第七章 讨论 | 第65-70页 |
1 样品选取原则 | 第65页 |
2 红腹锦鸡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种群进化历史分析 | 第65-68页 |
·红腹锦鸡的遗传多样性 | 第65-66页 |
·单倍型网络图和系统进化树 | 第66-67页 |
·AMOVA分析 | 第67页 |
·红腹锦鸡种群历史动态 | 第67-68页 |
3 保护建议 | 第68页 |
4 线粒体DNA作为分子标记的局限之处 | 第68-70页 |
全文总结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