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1 肉质研究进展 | 第10-18页 |
·肉质组织学基础 | 第10-13页 |
·肉质性状 | 第13-18页 |
2 影响肉质的因素 | 第18-22页 |
·遗传因素 | 第18-19页 |
·年龄 | 第19页 |
·性别 | 第19页 |
·肌肉块 | 第19-20页 |
·营养 | 第20-21页 |
·生长激素 | 第21页 |
·饲养管理 | 第21页 |
·屠宰及宰后处理 | 第21-22页 |
3 肉质主效基因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氟烷基因 | 第22页 |
·酸肉基因 | 第22页 |
·肌内脂肪的基因 | 第22-23页 |
·双肌臀MSTN(Myostatin)基因 | 第23页 |
·影响肌纤维的遗传因子 | 第23-25页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1 材料 | 第26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6-29页 |
·肌纤维及结缔组织测定 | 第26-27页 |
·总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第27-29页 |
·矿物质元素的测定 | 第29页 |
·常规肉质测定 | 第29页 |
3 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30-48页 |
1 肌纤维形态与肉质的关系 | 第30-36页 |
·肌纤维形态测定结果 | 第30-34页 |
·肌纤维性状主成分分析 | 第34-35页 |
·肌纤维性状与肉质关联分析 | 第35-36页 |
2 结缔组织在肌肉中的数量与分布特征 | 第36-41页 |
·结缔组织数量评分结果 | 第36-37页 |
·结缔组织数量与肉质的关系 | 第37-38页 |
·结缔组织的分布特征 | 第38-40页 |
·结缔组织分布表型与肉质的关系 | 第40-41页 |
3 总还原糖含量测定结果 | 第41-43页 |
·宰后45分钟总还原糖含量测定结果 | 第41-42页 |
·宰后45分钟、24hLD总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 第42-43页 |
4 背最长肌K、Na、Ca、Mg、Cu和Zn元素含量与肉质的关系 | 第43-48页 |
·K、Na、Ca、Mg、Cu和Zn各元素含量测定结果 | 第43-46页 |
·各元素含量与肉质的关系 | 第46-48页 |
第四部分 讨论与结论 | 第48-54页 |
1 肌纤维形态研究 | 第48-49页 |
·肌纤维性状的扩展 | 第48页 |
·肌纤维性状与肉质的关系 | 第48-49页 |
2 结缔组织性状与肉质的关系 | 第49-51页 |
·结缔组织的研究方法 | 第49页 |
·结缔组织在肌肉中的分布特征 | 第49-50页 |
·结缔组织数量、分布与肉质的关系 | 第50-51页 |
3 总还原糖含量 | 第51-52页 |
4 矿物质元素含量与肉质的关系 | 第52-53页 |
5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