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9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住房抵押贷款 | 第9-10页 |
·资产证券化 | 第10-17页 |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现状 | 第17-18页 |
·本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及框架体系 | 第18-19页 |
第2章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研究 | 第19-26页 |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现状 | 第19-20页 |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 第20-26页 |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 | 第20-22页 |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 | 第22-26页 |
第3章 国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相关问题研究 | 第26-37页 |
·国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担保制度 | 第26-28页 |
·国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SPV比较 | 第28-29页 |
·美国证券化产品比较 | 第29-33页 |
·国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管理 | 第33-34页 |
·国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对我国的启示 | 第34-37页 |
第4章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管理 | 第37-52页 |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分析 | 第37-41页 |
·系统风险 | 第37-39页 |
·非系统性风险 | 第39-41页 |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评价 | 第41-46页 |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国家风险评价 | 第41页 |
·信用风险的评价 | 第41-43页 |
·提前偿付风险的评价 | 第43-45页 |
·结构风险和第三方风险的评价 | 第45-46页 |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规避与防范 | 第46-52页 |
·一般风险的控制 | 第46-49页 |
·具体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 第49-52页 |
第5章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设计 | 第52-68页 |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设计原则 | 第52-53页 |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结构设计 | 第53-58页 |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 第53-56页 |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流程安排 | 第56-58页 |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特设交易机构的设立 | 第58-59页 |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SPV设立 | 第58页 |
·我国特设交易机构的业务界定与规范 | 第58-59页 |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债券品种设计 | 第59-63页 |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品种选择 | 第59-61页 |
·债券的利率设计 | 第61-62页 |
·我国住房抵押担保债券的发行规模与期限的安排 | 第62-63页 |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配套措施安排 | 第63-68页 |
·相关法律制度的创新 | 第63-65页 |
·建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的统一担保机构 | 第65-66页 |
·建立规范的资信评级等中介机构 | 第66页 |
·大力发展我国的债券市场 | 第66-67页 |
·建立个人信用登记制度 | 第67页 |
·大力培养熟悉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和政策的专门人才 | 第67-68页 |
结束语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