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13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2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概述 | 第13-21页 |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传销与直销概念的解析 | 第13-16页 |
·传销与直销的涵义 | 第13-14页 |
·拉人头、缴纳入门费型传销与单层次直销的区分 | 第14-15页 |
·拉人头、缴纳入门费型传销与多层次直销的区分 | 第15-16页 |
·传销的危害性分析 | 第16-18页 |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立法背景 | 第18-19页 |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概念 | 第19-21页 |
3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构成要件解析 | 第21-29页 |
·犯罪客体 | 第21-23页 |
·犯罪客观方面 | 第23-25页 |
·对传销行为的认定 | 第23-24页 |
·对组织行为和领导行为的认定 | 第24-25页 |
·犯罪的主体 | 第25-28页 |
·组织者和领导者的界定 | 第25-27页 |
·单位构成该罪主体的情形 | 第27-28页 |
·犯罪的主观方面 | 第28-29页 |
4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司法认定 | 第29-39页 |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与相关罪名的辨析 | 第29-33页 |
·本罪与非法经营罪的辨析 | 第29-30页 |
·本罪与集资诈骗罪的辨析 | 第30-31页 |
·本罪与诈骗罪的辨析 | 第31-33页 |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共同犯罪的认定问题 | 第33-34页 |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必要的共同犯罪 | 第33-34页 |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 | 第34页 |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犯罪形态问题 | 第34-37页 |
·本罪既遂形态的认定 | 第35-36页 |
·本罪的犯罪未遂形态 | 第36页 |
·本罪的犯罪中止形态 | 第36页 |
·本罪的犯罪预备状态 | 第36-37页 |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罪数认定 | 第37-39页 |
5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立法缺陷和完善建议 | 第39-44页 |
·扩大主体范围 | 第39-40页 |
·界定“情节严重” | 第40-42页 |
·提高法定刑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本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