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5页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43页 |
·形状记忆合金概述 | 第16-29页 |
·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历史 | 第16页 |
·形状记忆合金的主要特性及呈现条件 | 第16-22页 |
·形状记忆效应 | 第17-19页 |
·超弹性 | 第19-20页 |
·呈现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的条件 | 第20-22页 |
·形状记忆合金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2-25页 |
·成分的影响 | 第22-23页 |
·相组成的影响 | 第23页 |
·晶粒取向的影响 | 第23-24页 |
·晶界的影响 | 第24页 |
·热处理的影响 | 第24页 |
·滑移变形的影响 | 第24-25页 |
·实用形状记忆合金的种类和主要特点 | 第25-27页 |
·TiNi基形状记忆合金 | 第25-27页 |
·Cu基形状记忆合金 | 第27页 |
·Fe基形状记忆合金 | 第27页 |
·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 | 第27-29页 |
·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概况 | 第27-28页 |
·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的应用 | 第28页 |
·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的原理、制作、使用和贮存 | 第28-29页 |
·普通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的优点和不足 | 第29页 |
·TiNiNb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综述 | 第29-36页 |
·TiNiNb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工艺 | 第30页 |
·TiNiNb形状记忆合金的基本相变 | 第30-32页 |
·TiNiNb形状记忆合金的微观组织 | 第32-33页 |
·TiNiNb形状记忆合金的主要性能 | 第33-34页 |
·TiNiNb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滞后和应变恢复率的影响因素 | 第34-35页 |
·TiNiNb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滞后的机制 | 第35页 |
·TiNiNb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现状 | 第35-36页 |
·应力松弛简介 | 第36-38页 |
·应力松弛的描述和数据处理 | 第36-37页 |
·应力松弛的机理 | 第37-38页 |
·影响金属材料应力松弛抗力的因素 | 第38页 |
·辐照效应简介 | 第38-41页 |
·辐照损伤过程 | 第39页 |
·辐照回复 | 第39-40页 |
·辐照相变 | 第40页 |
·形状记忆合金的辐照效应 | 第40-41页 |
·本文研究的工程背景 | 第41-42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第42-43页 |
第2章 TiNiNb形状记忆合金850℃退火试样的室温组织 | 第43-53页 |
·引言 | 第43页 |
·实验 | 第43-44页 |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实验设备 | 第44页 |
·实验结果 | 第44-49页 |
·X衍射结果 | 第44-45页 |
·金相组织形貌 | 第45页 |
·SEM组织形貌和物相成分 | 第45-46页 |
·TEN组织形貌及物相的电子衍射花样 | 第46-49页 |
·分析和讨论 | 第49-52页 |
·850℃退火试样的主要物相 | 第49-50页 |
·850℃退火试样的次要物相 | 第50-51页 |
·850℃退火试样的组织形貌 | 第51-52页 |
·对850℃退火试样组织的评价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3章 TiNiNb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相变特性与力学性能 | 第53-67页 |
·引言 | 第53页 |
·实验 | 第53-55页 |
·试样 | 第53页 |
·拉伸实验 | 第53-54页 |
·相变温度的测定 | 第54-55页 |
·超弹性的训练方法 | 第55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55-65页 |
·TiNiNb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特性 | 第55-61页 |
·相变温度 | 第55-56页 |
·形变对马氏体逆相变温度的影响 | 第56-59页 |
·形变对应变恢复的影响 | 第59-60页 |
·预应变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60-61页 |
·TiNiNb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性能 | 第61-63页 |
·TiNiNb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第4章 TiNiNb形状记忆合金的恢复力和恢复温度 | 第67-78页 |
·引言 | 第67页 |
·实验 | 第67-68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8-74页 |
·60℃应变16%试样的恢复力和恢复温度 | 第68-69页 |
·不同预应变量对恢复力和恢复温度的影响 | 第69-71页 |
·预恢复对恢复力和恢复温度的影响 | 第71-74页 |
·讨论 | 第74-76页 |
·恢复力的近似计算 | 第74-75页 |
·约束升温产生的塑性变形量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78页 |
第5章 TiNiNb形状记忆合金的应力松弛行为 | 第78-88页 |
·引言 | 第78页 |
·实验 | 第78-79页 |
·试样及实验设备 | 第78页 |
·恒温应力松弛实验 | 第78-79页 |
·变温应力松弛实验 | 第79页 |
·应力松弛试样的组织研究 | 第79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9-84页 |
·TiNiNb合金的恒温应力松弛 | 第79-80页 |
·相同初始应力,不同温度下的应力松弛 | 第79-80页 |
·相同温度,不同初始应力时的应力松弛 | 第80页 |
·TiNiNb形状记忆合金的变温应力松弛 | 第80-82页 |
·相同初应力,不同温度循环下的应力松弛 | 第80-81页 |
·相同温度循环,不同初始应力时的应力松弛 | 第81-82页 |
·应力松弛试样的X衍射 | 第82-83页 |
·应力松弛试样的SEM组织 | 第83-84页 |
·讨论 | 第84-87页 |
·应力松弛曲线的表达 | 第84-85页 |
·应力松弛行为的比较和评价 | 第85-86页 |
·TiNiNb形状记忆合金应力松弛的机理及抗松弛性能良好的原因 | 第86-87页 |
·小结 | 第87-88页 |
第6章 电子辐照对TiNiNb形状记忆合金相变和组织的影响 | 第88-96页 |
·引言 | 第88页 |
·实验 | 第88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8-94页 |
·电子辐照试样的相变温度 | 第88-89页 |
·电子辐照试样的X衍射 | 第89-91页 |
·电子辐照12h试样的TEM形貌和电子衍射 | 第91-93页 |
·电子辐照12h试样的SEM形貌和物相的成分 | 第93-94页 |
·讨论 | 第94-95页 |
·电子辐照影响TiNiNb形状记忆合金相变和组织的机制 | 第94-95页 |
·对TiNiNb形状记忆合金抗辐照性能的评价 | 第95页 |
·小结 | 第95-96页 |
第7章 TiNiNb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系统的强度计算及优化设计 | 第96-119页 |
·引言 | 第96页 |
·管接头系统内的应力分析 | 第96-105页 |
·管接头系统制备过程的数学模型 | 第96-104页 |
·初始几何尺寸 | 第96-97页 |
·管接头扩径过程 | 第97页 |
·管接头系统的装配过程 | 第97-104页 |
·接触温度 | 第97-98页 |
·相变回复阶段的抱紧力和应力强度 | 第98-102页 |
·热膨胀导致的抱紧力与应力强度的变化 | 第102-104页 |
·使用过程中应力强度和抱紧力的计算 | 第104-105页 |
·第一次使用过程中抱紧力和应力强度的计算 | 第104-105页 |
·一次热循环后抱紧力和应力强度的计算 | 第105页 |
·模型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105-114页 |
·模型的参数 | 第105-106页 |
·装配过程的抱紧力以及最大应力强度 | 第106-108页 |
·使用过程中的抱紧力及最大应力强度 | 第108-111页 |
·管接头系统几何尺寸对管接头强度的影响 | 第111-114页 |
·管接头几何尺寸对抱紧力及最大应力强度的影响 | 第111-114页 |
·厚管壁的管接头系统的抱紧力及最大应力强度 | 第114页 |
·管接头的优化设计 | 第114-118页 |
·优化设计原则 | 第114-115页 |
·优化设计及结果 | 第115-118页 |
·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8章 结论 | 第119-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9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129-131页 |
声明 | 第131-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