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第 1 章 引 言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论文的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第 2 章 信息化问题概述 | 第12-17页 |
·信息时代冲击传统经济 | 第12-14页 |
·社会经济环境呈现新特征 | 第12-13页 |
·企业经营管理面临挑战 | 第13-14页 |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政策环境 | 第14-17页 |
·国家信息化建设思路 | 第14-15页 |
·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化发展思路 | 第15-17页 |
第 3 章 银行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7-35页 |
·银行信息化的动因 | 第17-19页 |
·信息化与电子化 | 第17-18页 |
·银行信息化的可行性 | 第18页 |
·银行信息化的必然性 | 第18-19页 |
·国内银行业的信息化概况 | 第19-28页 |
·银行信息化的五个层次 | 第19-20页 |
·国内商业银行信息化历程 | 第20-21页 |
·国内商业银行信息化现状 | 第21-28页 |
·国际银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 第28-35页 |
·管理决策信息化 | 第28-30页 |
·网点扩张虚拟化 | 第30-31页 |
·产品服务客户化 | 第31-32页 |
·非核心业务外包化(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 第32-35页 |
第 4 章 中国农业银行的信息化现状 | 第35-38页 |
·中国农业银行概况 | 第35页 |
·中国农业银行信息化发展历程 | 第35-36页 |
·中国农业银行的信息化现状 | 第36-38页 |
·信息化基础设施框架初现 | 第36-37页 |
·作业信息化完成,管理信息化起步 | 第37页 |
·电子银行体系初具规模 | 第37-38页 |
第 5 章 中国农业银行信息化发展的SWOT分析 | 第38-52页 |
·优势分析(Strengths) | 第38-42页 |
·大银行优势 | 第38-39页 |
·客户基础好 | 第39-40页 |
·银行卡业务国内领先 | 第40-41页 |
·网点转换网络 | 第41页 |
·本土优势 | 第41-42页 |
·劣势分析(Weakness) | 第42-45页 |
·科技形象不高 | 第42页 |
·产品服务单一 | 第42-43页 |
·应用滞后 | 第43-44页 |
·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 第44页 |
·集中速度稍慢 | 第44-45页 |
·机会分析(Opportunity) | 第45-48页 |
·信息化发展已成共识 | 第45页 |
·同业信息化水平差异不大 | 第45-46页 |
·客户需求日益多样 | 第46页 |
·数据集中初步完成 | 第46-47页 |
·同业合作基础较好 | 第47-48页 |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 第48页 |
·网络经济走出低谷 | 第48页 |
·威胁分析(Threat) | 第48-52页 |
·同业竞争日趋激烈 | 第48-49页 |
·外部客户威胁 | 第49页 |
·内部人力资源威胁 | 第49页 |
·安全问题 | 第49-50页 |
·经济金融全球化速度加快 | 第50-52页 |
第 6 章 中国农业银行信息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 第52-60页 |
·巩固优势 | 第52-53页 |
·加大信息化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第52页 |
·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保住原有客户 | 第52页 |
·尽快推出贷记卡,巩固银行卡领先地位 | 第52-53页 |
·再造业务流程,扩展网点优势 | 第53页 |
·进一步密切外部关系,发挥本土优势 | 第53页 |
·消除劣势 | 第53-56页 |
·加强策划宣传,创建“科技农行”新品牌 | 第53-54页 |
·加快产品及渠道创新,完善电子银行体系 | 第54页 |
·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快系统应用 | 第54-55页 |
·开发管理系统,推进管理信息化 | 第55-56页 |
·加快集中进度,强化总行核心管理 | 第56页 |
·抓住机会 | 第56-58页 |
·强化观念,全员参与 | 第56页 |
·细分市场,整合营销 | 第56-57页 |
·加强合作,增强竞争实力 | 第57页 |
·建设数据仓库,进行数据挖掘 | 第57-58页 |
·关注经济与技术,发现机会 | 第58页 |
·化解威胁 | 第58-60页 |
·开阔视野,知己知彼 | 第58页 |
·营销高端市场,改善客户结构 | 第58-59页 |
·以人为本,改革用人机制 | 第59页 |
·尽快建立灾难备份中心,保障信息安全 | 第59页 |
·加快上市步伐,增强资本实力 | 第59-60页 |
第 7 章 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