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催化氧化处理铅阳极泥工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概论 | 第10-21页 |
·铅阳极泥的成分及存在形态 | 第10-12页 |
·国内外铅阳极泥处理的现状 | 第12-18页 |
·传统的火法工艺 | 第12-13页 |
·湿法处理工艺 | 第13-18页 |
·甘油碱浸出法 | 第13-14页 |
·氯化浸出-萃取法 | 第14-15页 |
·氯化钠盐酸溶液浸出法 | 第15-16页 |
·三氯化铁浸出法 | 第16页 |
·苛性钠浸出法 | 第16-17页 |
·控电位氯化浸出 | 第17-18页 |
·铅阳极泥的预处理 | 第18页 |
·氮氧化物催化酸浸 | 第18-20页 |
·本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基石出理论 | 第21-41页 |
·氧气的性质 | 第21-23页 |
·氮的性质 | 第23-24页 |
·硝酸起氧化作用时生成氮氧化物的可能性及其性质 | 第24-25页 |
·硝酸同阳极泥中金属的反应 | 第25页 |
·热力学分析 | 第25-41页 |
·N-H_2O系E-pH图 | 第25-28页 |
·Cu-H_2O系E-pH图 | 第28-30页 |
·Ag-H_2O系E-pH图 | 第30-33页 |
·Pb-H_2O系E-pH图 | 第33-35页 |
·Sb-H_2O系E-pH图 | 第35-36页 |
·Bi-H_2O系E-pH图 | 第36-38页 |
·Ag_3Sb-H_2O系电位-pH图 | 第38-41页 |
第三章 机理分析 | 第41-56页 |
·一氧化氮的氧化 | 第42-46页 |
·一氧化氮氧化的平衡 | 第42-44页 |
·NO氧化为NO_2的反应速度 | 第44-46页 |
·四氧化二氮的生成和分解 | 第46-49页 |
·三氧化二氮的生成 | 第49-51页 |
·氮氧化物的水吸收 | 第51-56页 |
·二氧化氮的水吸收 | 第52-53页 |
·NO_2吸收度的求法 | 第53-56页 |
第四章 实验 | 第56-59页 |
·试验原料 | 第56-57页 |
·试验设备 | 第57-58页 |
·试剂 | 第58页 |
·试验方法 | 第58-59页 |
第五章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83页 |
·硫酸、硝酸与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59-61页 |
·硫酸的影响 | 第59-60页 |
·硝酸的影响 | 第60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小型试验 | 第61-71页 |
·条件试验 | 第61-62页 |
·加料方式的影响 | 第62-63页 |
·氧化浸出液的循环使用 | 第63-64页 |
·循环液中硫酸补加量的考察 | 第64-65页 |
·浸出体系的压力 | 第65-71页 |
·扩大试验 | 第71-73页 |
·催化氧化试验 | 第71-72页 |
·氧化渣的后续处理 | 第72-73页 |
·实验室试验小结 | 第73-74页 |
·工业试验 | 第74-82页 |
·金川海绵铜原有处理工艺简述 | 第74-75页 |
·物料性质 | 第75-76页 |
·反应原理 | 第76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76-82页 |
·浸出率和溶液酸度的关系 | 第76-77页 |
·单位体积浸出液溶铜量与浸出率的关系 | 第77-78页 |
·硝酸加入量对浸出率的影响 | 第78-79页 |
·浸出速率 | 第79页 |
·反应起始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 第79-80页 |
·硝酸回用及消耗 | 第80-81页 |
·氧气消耗 | 第81页 |
·硫酸铜产品的生产 | 第81-82页 |
·工业试验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3-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