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网络流量管理的重要性 | 第7页 |
·网络拥塞控制概述 | 第7-10页 |
·网络拥塞产生原因 | 第7-8页 |
·拥塞控制的主要内容 | 第8-10页 |
·论文研究工作 | 第10-11页 |
第二章 TCP流量管理 | 第11-17页 |
·TCP流量管理的基本思想 | 第11-13页 |
·TCP流量控制的重要参数 | 第13页 |
·TCP流量管理算法分析和比较 | 第13-16页 |
·TAHOE算法 | 第13-14页 |
·RENO算法 | 第14页 |
·NEW RENO算法 | 第14-15页 |
·SACK算法 | 第15-16页 |
·算法比较 | 第16-17页 |
第三章 ATM流量管理 | 第17-31页 |
·ATM网络简介 | 第17-20页 |
·ATM网络中的拥塞控制技术 | 第20-23页 |
·普通信元速率算法 | 第21页 |
·反馈方法 | 第21页 |
·选择标准 | 第21-22页 |
·基于速率的算法 | 第22-23页 |
·ATM网络中的缓冲管理 | 第23-26页 |
·EPD(EARLY PACKET DISCARD)策略 | 第23-24页 |
·FBA(FAIR BUFFER ALLOCATION)策略 | 第24页 |
·RED(RANDOM EARLY DETECTION)策略 | 第24-26页 |
·ATM中ABR服务类的流量管理 | 第26-31页 |
·ABR流量管理机制 | 第26-27页 |
·系统各部分行为 | 第27-31页 |
第四章 ATM中ABR服务类的算法分析与改进 | 第31-41页 |
·EPRCA与ERICA算法比较 | 第31-32页 |
·EPRCA算法 | 第31页 |
·ERICA算法 | 第31-32页 |
·仿真器源程序分析 | 第32-37页 |
·对ERICA算法的改进及在仿真器中的实现 | 第37-41页 |
·FAIR_SHARE的计算 | 第38页 |
·链路当前信元速率(CCR)的计算 | 第38-39页 |
·ABR_CAPACITY,LOAD_FACTOR的指数平均 | 第39页 |
·关于计算队列排放限制因子的几个函数的分析 | 第39-40页 |
·交换机时间间隔(测量间隔)的取值 | 第40-41页 |
第五章 ABR算法中的参数配置与仿真实现 | 第41-49页 |
·ABR流量控制算法的主要参数分析 | 第41-43页 |
·PCR和MCR | 第41页 |
·NRM、MRM和TRM | 第41-42页 |
·RIF和RDF | 第42-43页 |
·仿真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43-49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A 部分源程序 | 第54-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