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的应用论文

基于XML的新一代呼叫中心系统的研究

1 绪论第1-12页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第7-10页
  1.1.1 呼叫中心系统发展动态第7-9页
  1.1.2 国内呼叫中心系统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第9页
  1.1.3 原有呼叫中心系统介绍第9-10页
 1.2 本文的主要任务第10页
 1.3 本文的结构第10-11页
 1.4 小结第11-12页
2 面向对象方法概论第12-15页
 2.1 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概念第12-13页
 2.2 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第13-14页
 2.3 小结第14-15页
3 XML技术及应用第15-24页
 3.1 XML的基本概念第15-16页
 3.2 应用程序接口综述第16-18页
  3.2.1 应用程序接口在程序开发中的地位第17页
  3.2.2 什么是DOM第17-18页
  3.2.3 什么是SAX第18页
  3.2.4 DOM和SAX并存第18页
 3.3 文档对象模型(DOM)第18-23页
  3.3.1 DOM简介第18-19页
  3.3.2 DOM路线图第19页
  3.3.3 DOM内部逻辑结构第19-21页
  3.3.4 DOM树第21-22页
  3.3.5 DOM的四个基本接口第22页
  3.3.6 DOM的应用第22-23页
 3.4 小结第23-24页
4 通讯机制第24-29页
 4.1 Winsock概述第24-26页
  4.1.1 套接字(Socket)第24-25页
  4.1.2 基本概念第25-26页
 4.2 Winsock编程原理第26-28页
  4.2.1 简单客户机/服务器模型第26-27页
  4.2.2 Winsock编程第27-28页
 4.3 小结第28-29页
5 呼叫中心系统概述第29-40页
 5.1 呼叫中心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第29-31页
 5.2 呼叫中心系统构成第31-37页
 5.3 呼叫中心技术实现手段第37-38页
 5.4 基于Internet呼叫中心第38-39页
 5.5 小结第39-40页
6 新一代呼叫中心系统全套设计方案第40-50页
 6.1 新一代呼叫中心硬件系统架构第40-42页
  6.1.1 基于板卡模式第40-41页
  6.1.2 基于交换机模式第41-42页
 6.2 呼叫中心软件系统架构第42页
 6.3 新一代呼叫中心系统业务集成第42-44页
  6.3.1 基于PSTN的呼叫业务第43页
  6.3.2 基于Internet的呼叫业务第43-44页
 6.4 新一代呼叫中心软件组成第44-46页
  6.4.1 系统软件第44页
  6.4.2 设计器第44-45页
  6.4.3 呼叫报表生成第45-46页
 6.5 技术特点第46-47页
 6.6 新一代呼叫管理系统第47-49页
  6.6.1 呼叫管理系统的概念及主要功能第47页
  6.6.2 新一代呼叫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第47-49页
 6.7 小结第49-50页
7 软件设计及实现第50-69页
 7.1 系统辅助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第50-54页
  7.1.1 工作流程设计器第50-51页
  7.1.2 硬件配置设计器第51-52页
  7.1.3 人力资源配置设计器第52-53页
  7.1.4 数据库设计器第53-54页
 7.2 系统核心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第54-68页
  7.2.1 通讯机制第54-55页
  7.2.2 消息格式第55-57页
  7.2.3 流程解释运行器第57-61页
  7.2.4 坐席管理分配器第61-65页
  7.2.5 Internet呼叫管理软件第65-66页
  7.2.6 文字-语音转换技术模块第66-68页
 7.3 小结第68-69页
8 行业应用与分析第69-76页
 8.1 工商部门的需求分析第69-71页
 8.2 工商部门呼叫中心系统设计第71-75页
  8.2.1 自动语音应答流程设计第71-74页
  8.2.2 系统辅助设计第74-75页
 8.3 工商部门呼叫中心系统分析第75页
 8.4 小结第75-76页
9 结论与展望第76-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附录第83-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女贞子水溶性活性成分的研究及其质量评价
下一篇:来氟米特巴布剂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