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海杂波与多径传播 | 第17-33页 |
§2.1 海杂波后向散射系数σ° | 第17-19页 |
2.1.1 影响σ°的因素 | 第17-18页 |
2.1.2 σ°的估计 | 第18-19页 |
§2.2 海杂波幅度起伏的统计相关特性 | 第19-22页 |
2.2.1 概论 | 第19-21页 |
2.2.2 K-分布的参数估计 | 第21-22页 |
§2.3 海杂波的自相关函数与功率谱 | 第22-25页 |
2.3.1 海杂波自相关函数与功率谱的计算 | 第22-23页 |
2.3.2 海杂波功率谱的谱线模型及对应的协方差矩阵 | 第23-25页 |
§2.4 雷达海杂波的仿真 | 第25-28页 |
2.4.1 相关K-分布雷达海杂波的仿真算法 | 第25-26页 |
2.4.2 雷达海杂波仿真结果 | 第26-27页 |
2.4.3 最新的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2.5 海面上目标散射信号的多径传播 | 第28-33页 |
2.5.1 多径几何和坐标转化 | 第28-29页 |
2.5.2 海面反射系数 | 第29-31页 |
2.5.3 多径效应的方向图传播因子 | 第31-32页 |
2.5.4 波导效应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雷达低空目标的检测与参数测量 | 第33-59页 |
§3.1 低入射角下的雷达方程 | 第33-34页 |
§3.2 海杂波背景下的低空目标检测研究 | 第34-39页 |
3.2.1 海杂波背景下的目标检测 | 第34-36页 |
3.2.2 海杂波背景下的目标最优相干检测:NP和GLRT准则 | 第36-37页 |
3.2.3 海杂波背景下的目标最优非相干检测:GLRT准则 | 第37-38页 |
3.2.4 海杂波背景下的精确I_f估计 | 第38-39页 |
§3.3 多径传播条件下雷达低空目标检测研究 | 第39-45页 |
3.3.1 目标回波功率统计量的PDF分布 | 第40-42页 |
3.3.2 在给定P_F和P_D下选择最优的M/N | 第42-44页 |
3.3.3 计算仿真和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3.3.4 小结 | 第45页 |
§3.4 多径传播对雷达低空目标参数测量的影响 | 第45-50页 |
3.4.1 闪烁面 | 第45-47页 |
3.4.2 俯仰角测量 | 第47-48页 |
3.4.3 方位角测量 | 第48-49页 |
3.4.4 距离—时延和径向速度-多普勒频移测量 | 第49-50页 |
§3.5 多径消除技术 | 第50-59页 |
3.5.1 常见的多径消除技术 | 第50-56页 |
3.5.2 多径消除技术的性能比较 | 第56-57页 |
3.5.3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第四章 单脉冲雷达低空目标俯仰角测量技术 | 第59-87页 |
§4.1 复单脉冲比的产生 | 第59-61页 |
4.1.1 单脉冲比幅测角天线与和、差波束形成 | 第59-60页 |
4.1.2 标准单脉冲处理器 | 第60-61页 |
§4.2 复角法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研究 | 第61-68页 |
4.2.1 复角法的模型及算法 | 第62-63页 |
4.2.2 复角法的性能分析 | 第63-64页 |
4.2.3 复角法的固有缺陷分析 | 第64-65页 |
4.2.4 复角法的改进 | 第65-66页 |
4.2.5 计算仿真和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4.2.6 小结 | 第68页 |
§4.3 雷达低空目标跟踪测量仿真软件 | 第68-72页 |
4.3.1 仿真软件及工作流程 | 第68-69页 |
4.3.2 场景描述和仿真环境 | 第69-70页 |
4.3.3 信噪比变化分析 | 第70-71页 |
4.3.4 单脉冲比幅测角的误差 | 第71-72页 |
§4.4 单脉冲测角的偏差补偿算法 | 第72-87页 |
4.4.1 前言 | 第72页 |
4.4.2 复单脉冲比误差的解析表达式 | 第72-74页 |
4.4.3 偏差补偿法 | 第74-78页 |
4.4.4 联合相位的动态补偿法 | 第78-83页 |
4.4.5 性能比较 | 第83-86页 |
4.4.6 结论 | 第86-87页 |
第五章 雷达低空目标的跟踪滤波技术与跟踪策略 | 第87-102页 |
§5.1 相控阵雷达低空目标跟踪滤波器设计的若干问题 | 第87-89页 |
5.1.1 相控阵雷达的坐标系 | 第87-88页 |
5.1.2 测量和状态方程的坐标系转换 | 第88页 |
5.1.3 低空目标跟踪有关参数的考虑 | 第88-89页 |
§5.2 IMM技术用于雷达低空目标跟踪滤波 | 第89-97页 |
5.2.1 IMM交互多模滤波技术 | 第90-92页 |
5.2.2 低空目标跟踪的状态和量测方程 | 第92-94页 |
5.2.3 IMM算法的应用 | 第94-95页 |
5.2.4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95-96页 |
5.2.5 计算仿真和结果分析 | 第96-97页 |
§5.3 相控阵雷达低空目标跟踪策略研究 | 第97-102页 |
5.3.1 反射-直接路径差与对应的相对相位 | 第98-99页 |
5.3.2 尖峰相位宽度及其应用 | 第99-100页 |
5.3.3 相控阵雷达低空目标跟踪测量建议流程图 | 第100-102页 |
结束语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2页 |
第一章参考文献 | 第105页 |
第二章参考文献 | 第105-106页 |
第三章参考文献 | 第106-109页 |
第四章参考文献 | 第109-110页 |
第五章参考文献 | 第110-112页 |
附录 | 第112-118页 |
附录1: 球面地球模型多径几何求解 | 第112-114页 |
F1.1 反射路径长度 | 第112-113页 |
F1.2 最低可视目标高度 | 第113页 |
F1.3 擦地角、目标仰角、反射角和相对高度 | 第113页 |
F1.4 转化到平面地球模型 | 第113-114页 |
附录2: 罗斯(Rice)分布 | 第114-116页 |
F2.1 概率密度函数 | 第114-115页 |
F2.2 均值和方差 | 第115-116页 |
F2.3 总偏差的均值近似 | 第116页 |
F2.4 漫反射的偏差 | 第116页 |
附录3: 两个随机变量乘积的高斯近似 | 第116-117页 |
附录4: 常增益滤波器的RMSE | 第117-118页 |
F4.1 跟踪偏差 | 第117页 |
F4.2 测量噪声产生的误差 | 第117-118页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