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 第1-14页 |
1.1 公路收费软件的现状 | 第8-9页 |
1.1.1 我国公路发展与公路收费 | 第8页 |
1.1.2 公路收费系统的特点 | 第8-9页 |
1.2 现代软件开发的特点 | 第9-11页 |
1.2.1 软件的复杂性 | 第9页 |
1.2.2 软件复用 | 第9-11页 |
1.2.3 软件的持续开发性 | 第11页 |
1.3 软件建模 | 第11-12页 |
1.3.1 软件可视化建模 | 第11-12页 |
1.3.2 软件建模方法简介 | 第12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面向对象软件建模技术 | 第14-29页 |
2.1 面向对象软件分析设计 | 第14-20页 |
2.1.1 应用软件开发过程 | 第14-15页 |
2.1.2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 | 第15-20页 |
2.2 对象建模技术(OMT) | 第20-28页 |
2.2.1 概述 | 第20页 |
2.2.2 对象模型 | 第20-22页 |
2.2.3 动态模型 | 第22-24页 |
2.2.4 功能模型 | 第24-26页 |
2.2.5 OMT软件开发过程 | 第26-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OMT的软件构件开发研究 | 第29-50页 |
3.1 概念 | 第29-33页 |
3.1.1 构件 | 第29-31页 |
3.1.2 框架和体系结构 | 第31-33页 |
3.2 基于构件软件开发 | 第33-42页 |
3.2.1 CBSE(Component-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 | 第33-34页 |
3.2.2 CBSE软件开发过程 | 第34-36页 |
3.2.3 领域分析 | 第36-37页 |
3.2.4 框架提取 | 第37-38页 |
3.2.5 构件获取和管理 | 第38-41页 |
3.2.6 构件的组装 | 第41-42页 |
3.3 基于对象建模技术(OMT)的构件开发 | 第42-46页 |
3.3.1 可行性分析 | 第42-43页 |
3.3.2 构件开发步骤 | 第43-46页 |
3.4 COM组件对象模型 | 第46-49页 |
3.4.1 COM组件 | 第46-48页 |
3.4.2 COM接口 | 第48页 |
3.4.3 COM组件接口设计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公路收费软件建模设计及构件开发 | 第50-77页 |
4.1 公路收费系统设计 | 第50-55页 |
4.1.1 收费方式 | 第50-51页 |
4.1.2 封闭式收费系统设计 | 第51-55页 |
4.2 公路收费软件设计 | 第55-60页 |
4.2.1 收费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第55-57页 |
4.2.2 基于三层结构收费站软件设计 | 第57-60页 |
4.3 收费站软件建模 | 第60-71页 |
4.3.1 车道收费软件建模 | 第60-67页 |
4.3.2 数据管理软件建模 | 第67-68页 |
4.3.3 财务终端软件建模 | 第68-70页 |
4.3.4 应用服务器软件建模 | 第70-71页 |
4.4 公路收费系统构件设计 | 第71-75页 |
4.4.1 构件分析 | 第72页 |
4.4.2 构件设计 | 第72-74页 |
4.4.3 构件实现 | 第74-75页 |
4.4.4 构件测试 | 第7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7-79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77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