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畜禽繁殖论文--繁殖生理学论文

抑制素和bcl-2基因免疫对小鼠繁殖和生长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9-54页
 1 基因免疫原理和研究进展第10-23页
  1.1 基因免疫发展历史第10-11页
  1.2 基因免疫的方法第11-14页
  1.3 基因免疫的机理第14-18页
  1.4 基因免疫的优越性第18-20页
  1.5 基因免疫的安全性第20-21页
  1.6 基因免疫在畜牧兽医中的应用第21-23页
 2 抑制素对动物生殖免疫调控的研究进展第23-43页
  2.1 抑制素的研究历史第23-24页
  2.2 抑制素分子结构特征第24-25页
  2.3 抑制素的分泌、转运与体内代谢第25-26页
  2.4 抑制素的生殖生理作用第26-31页
  2.5 抑制素的生殖生理作用机制第31-34页
  2.6 家畜抑制素免疫的意义第34-37页
  2.7 抑制素常规免疫的困境第37-43页
 3 BCL-2基因与卵泡细胞凋亡第43-54页
  3.1 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第44页
  3.2 细胞凋亡信号传递途径第44-45页
  3.3 BCL-2与细胞凋亡第45-51页
  3.4 BCL-2基因应用展望第51-54页
第二篇 实验研究第54-100页
 研究一、 抑制素基因克隆、表达和基因免疫第54-55页
 4 猪卵泡抑制素A亚基结构和理化特性分析第55-7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6-58页
   4.1.1 猪和其它几种家畜抑制素α蛋白序列第56页
   4.1.2 抑制素α亚基理化特性预测方法第56页
   4.1.3 抑制素抗原性预测和比较第56页
   4.1.4 抑制素α亚基与其它蛋白的同源性比较第56-58页
  4.2 结果第58-65页
   4.2.1 猪抑制素α亚基氨基酸组成第58-59页
   4.2.2 猪抑制素α亚基的二级结构第59页
   4.2.3 猪抑制素α亚基的理化特征第59-60页
   4.2.4 猪抑制素α亚基抗原性第60页
   4.2.5 猪抑制素α亚基与其它蛋白的同源性第60-63页
   4.2.5 拟重构的抑制素α亚基与其它蛋白质的同源性第63-65页
   4.2.7 拟克隆的抑制素α亚基及片段抗原性分析第65页
  4.3 结论与讨论第65-70页
   4.3.1 猪抑制素α亚基的同源性第65-66页
   4.3.2 抑制素α亚基的抗原性第66页
   4.3.3 抑制素免疫原的选择第66-70页
 5 猪卵泡抑制素A基因克隆和原核表达第70-87页
  5.1 材料和方法第71-76页
   5.1.1 材料和试剂第71页
   5.1.2 抑制素基因克隆和核酸序列分析第71-73页
   5.1.3 抑制素原核表达质粒pEINH构建第73-74页
   5.1.4 抑制素融合蛋白免疫反应性检测第74-75页
   5.1.5 抑制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最优诱导条件第75-76页
   5.1.6 抑制素α(1-32)与硫氧还蛋白融合蛋白的同源性和抗原性分析第76页
  5.2 结果第76-83页
   5.2.1 抑制素基因克隆与鉴定第76页
   5.2.2 抑制素基因与pET-32c重组第76页
   5.2.3 抑制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76-78页
   5.2.4 抑制素模拟肽免疫反应性第78页
   5.2.5 抑制素α(1-32)与硫氧还蛋白融合蛋白的同源性第78-82页
   5.2.6 抑制素融合蛋白的理化特性分析第82-83页
  5.3 结论与讨论第83-87页
   5.3.1 抑制素基因克隆及融合蛋白同源性第83-84页
   5.3.2 抑制素融合蛋白的理化特性第84页
   5.3.3 抑制素重组基因的最佳诱导时间第84-87页
 6 抑制素基因免疫对小鼠生殖的影响第87-100页
  6.1 材料和方法第88-90页
   6.1.1 抑制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第88页
   6.1.2 实验动物及处理第88-89页
   6.1.3 繁殖性能测定第89页
   6.1.4 抑制素抗体测定第89页
   6.1.5 生殖激素测定第89-90页
  6.2 结果第90-96页
   6.2.1 抑制素真核表达质粒第90页
   6.2.2 基因免疫后雌鼠的一般情况第90页
   6.2.3 基因免疫后雌鼠抑制素抗体的P/N值第90页
   6.2.4 基因免疫对生殖激素的影响第90-92页
   6.2.5 抑制素基因免疫后初生仔鼠P/N值第92-93页
   6.2.6 基因免疫后雌鼠产仔情况第93-94页
   6.2.7 抑制素基因免疫阳性鼠产仔数、窝重和平均初生重与阴性鼠比较第94页
   6.2.8 雌鼠抑制素抗体水平与产仔数等的相关第94-96页
  6.3 结论与讨论第96-100页
   6.3.1 抑制素基因免疫可以使小鼠产生抑制素抗体第96页
   6.3.2 抑制素抗体与产仔数、初生重和窝重的相关性第96-97页
   6.3.3 抑制素基因免疫可以改变FSH的变化第97页
   6.3.4 进一步研究的两点建议第97-100页
研究二、 BCL-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和基因免疫第100-124页
 7 BCL-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第100-106页
  7.1 材料和方法第100-106页
   7.1.1 材料和试剂第100-102页
    7.1.2 pCDCB1的制备第101-102页
    7.1.3 bcl-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第102页
   7.2 结果第102-103页
   7.3 结论讨论第103-106页
 8 BCL-2基因对体外培养颗粒细胞的抗凋亡作用第106-115页
  8.1 材料和方法第107页
   8.1.1 材料和试剂第107页
   8.1.2 基因转染第107页
   8.1.3 细胞增殖的观察和记录第107页
   8.1.4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第107页
   8.1.5 统计分析第107页
  8.2. 结果第107-112页
   8.2.1 外源bcl-2转染对原代卵泡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第107-108页
   8.2.2 转染外源bcl-2对第2代卵泡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第108-109页
   8.2.3 转染外源bcl-2基因对细胞生长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第109-112页
  8.3 结论与讨论第112-115页
 9 BCL-2基因免疫对小鼠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第115-124页
  9.1 材料和方法第116-117页
   9.1.1 实验动物及处理第116页
   9.1.2 生长和繁殖性能测定第116页
   9.1.3 统计方法第116-117页
  9.2 结果第117-121页
   9.2.1 bcl-2基因免疫后小鼠生长情况第117页
   9.2.2 bcl-2基因免疫后小鼠生长模型第117-119页
   9.2.3 小鼠bcl-2基因免疫后性腺情况第119-120页
   9.2.4 bcl-2基因免疫后小鼠的产仔数第120-121页
  9.3 结论与讨论第121-124页
   9.3.1 小鼠bcl-2基因免疫后生长速度第121页
   9.3.2 小鼠bcl-2基因免疫后性腺没有显著的变化第121-122页
   9.3.3 小鼠bcl-2基因免疫后产仔数没有显著的变化第122-124页
全文结论第124-123页
英文摘要第123-127页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著)及获奖第127-129页
致谢第129-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化湿方对糖尿病大鼠肾损害及脂质过氧化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疗法减少小儿频复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