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6页 |
1.1 引言 | 第16-17页 |
1.2 纳米材料 | 第17-22页 |
1.2.1 纳米 | 第17-18页 |
1.2.2 纳米结构 | 第18页 |
1.2.3 纳米材料和纳米装置 | 第18-19页 |
1.2.4 纳米技术 | 第19-20页 |
1.2.5 纳米材料的重大意义 | 第20-22页 |
1.3 聚合物纳米材料 | 第22-32页 |
1.3.1 纳米聚合物 | 第22-25页 |
1.3.2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 第25-29页 |
1.3.3 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29-32页 |
1.4 声化学 | 第32-33页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33-36页 |
第二章 超声辐照引发丙烯酸正丁酯乳液聚合 | 第36-61页 |
2.1 引言 | 第36-3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7-40页 |
2.2.1 主要原料 | 第37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37-38页 |
2.2.3 超声辐照引发丙烯酸正丁酯乳液聚合 | 第38页 |
2.2.4 超声辐照引发丙烯酸正丁酯半连续乳液聚合 | 第38-39页 |
2.2.5 超声辐照引发丙烯酸正丁酯连续乳液聚合 | 第39页 |
2.2.6 常规丙烯酸正丁酯乳液聚合 | 第39页 |
2.2.7 表征 | 第39-4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0-59页 |
2.3.1 间歇乳液聚合 | 第40-51页 |
2.3.1.1 转化率研究 | 第40-45页 |
2.3.1.2 诱导期研究 | 第45-51页 |
2.3.2 半连续乳液聚合 | 第51页 |
2.3.3 连续乳液聚合 | 第51-52页 |
2.3.4 结构表征 | 第52-56页 |
2.3.5 乳胶粒径 | 第56-57页 |
2.3.6 聚合机理 | 第57-59页 |
2.4 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三章 超声辐照制备聚丙烯酸正丁酯/无机纳米SiO_2粒子复合材料 | 第61-85页 |
3.1 前言 | 第6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1-62页 |
3.2.1 主要原料 | 第61-62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62页 |
3.2.3 试样制备 | 第62页 |
3.2.4样品表征 | 第6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2-84页 |
3.3.1 超声辐照下纳米粒子的行为 | 第62-67页 |
3.3.1.1 超声辐照下纳米粒子的分散 | 第63-65页 |
3.3.1.2 超声辐照下纳米粒子的活化 | 第65-67页 |
3.3.2 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67-72页 |
3.3.2.1 TEM分析 | 第67-68页 |
3.3.2.2 红外谱图(FTIR)分析 | 第68-70页 |
3.3.2.3 热失重(TG)分析 | 第70-71页 |
3.3.2.4 溶解和抽提实验分析 | 第71-72页 |
3.3.3 超声辐照制备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 第72-82页 |
3.3.3.1 BA体系 | 第72-79页 |
3.3.3.2 MMA体系 | 第79-80页 |
3.3.3.3 St体系 | 第80-81页 |
3.3.3.4 共聚体系研究 | 第81-82页 |
3.3.4 超声辐照包裹乳液聚合制备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机理探讨 | 第82-84页 |
3.4 结论 | 第84-85页 |
第四章 超声辐照制备导电聚苯胺纳米粒子的研究 | 第85-102页 |
4.1 引言 | 第8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5-86页 |
4.2.1 主要原料 | 第85-86页 |
4.2.2 反应装置 | 第86页 |
4.2.3 超声辐照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制备纳米聚苯胺粒子 | 第86页 |
4.2.4 表征 | 第8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6-101页 |
4.3.1 超声辐照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制备导电聚苯胺纳米粒子 | 第86-89页 |
4.3.2 粒子尺寸和形态 | 第89-95页 |
4.3.3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 | 第95-97页 |
4.3.4 FTIR分析 | 第97-99页 |
4.3.5 结晶结构分析 | 第99-100页 |
4.3.6 电导率 | 第100-101页 |
4.4 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五章 超声辐照制备导电聚苯胺/纳米晶TiO_2粒子复合材料 | 第102-120页 |
5.1 引言 | 第102-103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03-104页 |
5.2.1 主要原料 | 第103页 |
5.2.2 反应装置 | 第103页 |
5.2.3 超声辐照制备聚苯胺/纳米晶TiO_2粒子复合材料 | 第103页 |
5.2.4 表征 | 第103-10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04-118页 |
5.3.1 聚合 | 第104页 |
5.3.2 实验参数对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104页 |
5.3.3 聚苯胺/无机纳米TiO_2复合粒子的尺寸和形态 | 第104-108页 |
5.3.4 聚苯胺/无机纳米TiO_2复合胶体分散液的光学吸收性能 | 第108-110页 |
5.3.5 FTIR分析 | 第110-112页 |
5.3.6 结晶结构分析 | 第112-114页 |
5.3.7 XPS分析 | 第114-116页 |
5.3.8 电导率 | 第116-117页 |
5.3.9 核壳型聚苯胺/纳米晶TiO_2复合粒子形成机理探讨 | 第117-118页 |
5.4 小结 | 第118-120页 |
第六章 超声辐照制备导电聚苯胺/纳米SiO_2粒子复合材料 | 第120-132页 |
6.1 引言 | 第120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20-121页 |
6.2.1 主要原料 | 第120页 |
6.2.2 反应装置 | 第120页 |
6.2.3 超声辐照制备聚苯胺/纳米SiO_2复合材料 | 第120-121页 |
6.2.4 表征 | 第121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21-131页 |
6.3.1 聚合及乳液稳定性 | 第121-122页 |
6.3.2 聚苯胺/无机纳米SiO_2复合粒子的尺寸和形态 | 第122-123页 |
6.3.3 XPS分析 | 第123-125页 |
6.3.4 无机纳米SiO_2/聚苯胺复合粒子分散液的光学吸收性能 | 第125-126页 |
6.3.5 FTIR分析 | 第126-127页 |
6.3.6 电导率 | 第127-128页 |
6.3.7 聚苯胺/纳米SiO_2复合粒子形成机理探讨 | 第128-131页 |
6.4 小结 | 第131-13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32-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论文、申请专利 | 第143-145页 |
致谢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