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铜论文

河北寿王坟铜矿地区构造体系与矿液运移和铜铁矿分布的关系

提要第1-5页
第一章 地质概况第5-10页
 第一节 地层系统第5-8页
 第二节 岩体分布第8-10页
第二章 构造形迹分析第10-30页
 第一节 东西向断裂第10-15页
 第二节 北北东向断裂第15-18页
 第三节 北北西向及北东东向断裂第18-19页
 第四节 弧形断裂第19-27页
 第五节 褶皱和节理第27-30页
第三章 构造体系划分及成生演化分析第30-32页
 第一节 构造体系划分第30-31页
  一 纬向构造体系第30页
  二 新华夏构造体系第30-31页
  三 寿王坟帚状旋扭构造体系第31页
 第二节 构造体系的成生演化特征第31-32页
第四章 帚状旋扭构造体系与铜铁矿化的关系第32-43页
 第一节 成矿的岩体条件第33-36页
 第二节 成矿的围岩条件第36页
 第三节 铜铁矿化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特征第36-38页
 第四节 旋扭断裂活动与铜铁矿化的关系第38-43页
第五章 寿王坟旋扭构造体系的数学力学分析第43-62页
 第一节 数学力学分析的基础条件确定第43-46页
  一 构造作用外力的确定第43-44页
  二 边界约束条件的确定第44页
  三 各地质体力学性质参数的确定第44-46页
 第二节 力学模型的选取第46-48页
 第三节 地质体离散化及计算程序第48页
 第四节 旋扭构造位移场、应力场及应变场分布规律第48-62页
第六章 旋扭断裂与含矿热液运移的关系第62-79页
 第一节 旋扭断裂形态产状对含矿热液流体场的影响第62-65页
 第二节 旋扭断裂的运动方式对含矿热液流体场的影响第65-66页
 第三节 含矿热液流体场变化对成矿物质迁移和沉积的影响第66-67页
 第四节 旋扭断裂内铜铁矿体平面分布状态实例分析第67-69页
 第五节 含矿热液剖面上流场变化特征及矿体分布状态第69-72页
 第六节 旋扭断裂内含矿热液流场总体分析第72-76页
 第七节 断裂活动和断裂内泥砾物质对含矿热液流场的影响第76-79页
第七章 构造体系与成矿元素及相关元素的分布关系第79-88页
 第一节 构造体系与成矿元素的分布关系第79-81页
 第二节 旋扭构造应力场与铜及相关元素分布关系第81-83页
 第三节 旋扭断裂引起的矿物形变和物相成分变化第83-88页
第八章 寿王坟矿区铜及相关矿化综合分析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附图第90-10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01-102页
ABSTRACT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凡口铅锌矿床成矿构造动力研究
下一篇:初论华南弗拉斯—法门巨大生物绝灭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