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无氟溶胶—凝胶法拒水整理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前言 | 第12-26页 |
·拒水的原理和条件 | 第12-15页 |
·润湿方程 | 第12-13页 |
·拒水的条件 | 第13-14页 |
·固体的临界表面张力 | 第14页 |
·表面粗糙度对拒水效果的影响 | 第14-15页 |
·纺织品拒水整理 | 第15-18页 |
·含氟拒水拒油剂 | 第16-17页 |
·含氟拒水拒油剂对环境的影响 | 第17-18页 |
·溶胶-凝胶技术及对织物的整理 | 第18-21页 |
·溶胶-凝胶技术 | 第18-20页 |
·溶胶-凝胶技术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 第20-21页 |
·溶胶-凝胶法拒水整理 | 第21-24页 |
·自然界超疏水表面特征 | 第21-23页 |
·纺织品溶胶-凝胶法拒水整理 | 第23-24页 |
·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4-26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6-32页 |
·实验设计 | 第26页 |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6-27页 |
·实验药品 | 第26-27页 |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实验用织物规格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织物的清洗 | 第27-28页 |
·SiO_2 溶胶的制备及对织物的整理 | 第28页 |
·硅氧烷的水解及对织物的整理 | 第28页 |
·改性 SiO_2 溶胶的制备及对织物的整理 | 第28-29页 |
·测试方法 | 第29-32页 |
·溶胶粒径的分布测试 | 第29-30页 |
·织物与水的接触角测试 | 第30页 |
·织物的沾水试验测试 | 第30页 |
·自清洁性能测试 | 第30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0页 |
·织物表面的 EDX 分析 | 第30页 |
·织物表面的红外分析 | 第30-31页 |
·织物的热重分析 | 第31页 |
·耐洗性能测试 | 第31页 |
·织物拉伸强力测试 | 第31页 |
·织物白度测试 | 第31页 |
·织物透气性测试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2-65页 |
·引言 | 第32页 |
·SiO_2溶胶两步法拒水整理 | 第32-47页 |
·氨水用量对SiO_2溶胶粒径的影响 | 第33-34页 |
·SiO_2溶胶粒径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34-36页 |
·烷烃硅氧烷结构对拒水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烷烃硅氧烷用量对拒水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织物结构对拒水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超疏水棉机织布的自清洁性能 | 第40-41页 |
·织物表面元素组分分析 | 第41-42页 |
·织物的热重分析 | 第42-43页 |
·织物表面形态变化 | 第43-45页 |
·皂洗次数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45-46页 |
·织物物理性能变化 | 第46-47页 |
·改性SiO_2溶胶一步法拒水整理 | 第47-62页 |
·氨水用量对改性SiO_2溶胶粒径的影响 | 第48-49页 |
·改性SiO_2溶胶粒径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49-50页 |
·改性SiO_2溶胶粒径的比较 | 第50页 |
·烷烃硅氧烷结构对拒水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烷烃硅氧烷用量对拒水性能的影响 | 第51-54页 |
·织物结构对拒水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织物表面形态变化 | 第55-56页 |
·皂洗次数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56-58页 |
·超疏水棉机织布的自清洁性能 | 第58-59页 |
·织物表面元素组分分析 | 第59-61页 |
·热重分析 | 第61-62页 |
·织物物理性能变化 | 第62页 |
·两步法与一步法拒水整理比较 | 第62-65页 |
4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