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前言 | 第14-34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4页 |
第一部分 微透析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离线)联用对葛根素凝胶剂型经皮给药系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34-57页 |
第一章 微透析技术对葛根素药动学研究可行性分析 | 第36-44页 |
第一节 葛根素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建立 | 第36-39页 |
第二节 葛根素线性微透析探针体内外回收率的校正 | 第39-44页 |
第二章 灌流液相关因素对葛根素线性探针回收率影响 | 第44-49页 |
一、仪器和试剂 | 第44页 |
二、方法和结果 | 第44-47页 |
三、讨论 | 第47-49页 |
第三章 葛根素凝胶剂型经皮给药体内药代动力学考察 | 第49-56页 |
第一节 葛根素凝胶剂的体外离体透皮吸收作用考察 | 第49-53页 |
第二节 微透析对葛根素凝胶剂体内药时曲线考察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第二部分 微透析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平台的构建 | 第57-93页 |
第一章 微透析经10孔自动进样阀与HPLC的连接与实现 | 第59-73页 |
第一节 10孔自动进样阀与高效液相色谱管路系统连接 | 第59-65页 |
第二节 10孔自动进样阀与高效液相色谱软件系统调试 | 第65-73页 |
第二章 微透析与高效液相离线与在线联用考察与比较 | 第73-83页 |
一、自制微透析与高效液相在线联用技术仪器性能考察 | 第73-74页 |
二、MD-HPLC on-line与MD-HPLC off-line的比较 | 第74-75页 |
三、统计学分析方法与结果 | 第75-82页 |
四、结论 | 第82-83页 |
第三章 微透析与高校液相联用技术对阿魏酸探针校正 | 第83-92页 |
第一节 阿魏酸高效液相测定色谱条件的建立 | 第85-88页 |
第二节 阿魏酸线性微透析探针体内外回收率的校正 | 第88-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3页 |
第三部分 微透析与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联用技术在中药经皮给药系统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应用 | 第93-109页 |
第一章 微透析与高效液相联用平台10孔进样阀的连接 | 第94-96页 |
第二章 微透析与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联用技术对葛根素线性微透析探针和血管微透析探针的校正 | 第96-101页 |
一、仪器和试剂 | 第96页 |
二、MD-HPLC on-line对葛根素线性和血管探针体外校正 | 第96-98页 |
三、微透析与高效液相在线联用技术对葛根素线性探针和 血管探针的体内校正 | 第98-99页 |
四、讨论 | 第99-101页 |
第三章 微透析与高效液相联用技术对线性微透析探针 和血管微透析探针的同时在线监测 | 第101-107页 |
一、方法和结果 | 第101-103页 |
二、葛根素凝胶给药线性和血管探针体内药动学试验过程 | 第103-106页 |
三、讨论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09页 |
结论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
综述 | 第11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2页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获奖情况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