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物多样性保护论文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引言第10-11页
2 生物多样性保护概述第11-19页
   ·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第11-12页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第12-14页
     ·生态功能价值第12页
     ·经济价值第12-13页
     ·美学价值第13-14页
   ·世界生物多样性现状第14-15页
   ·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第15-17页
     ·珍稀动植物的经济驱动力第15页
     ·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与保护能力的不匹配第15-16页
     ·国际间缺乏有效合作第16页
     ·公共政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不协调第16-17页
   ·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国际公约第17-19页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7-18页
     ·《波恩准则》第18页
     ·《吉隆坡部长宣言》第18-19页
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基础第19-24页
   ·伦理学基础第19-20页
   ·生态学基础第20-21页
   ·法学基础第21-22页
   ·经济学基础第22页
   ·美学基础第22-24页
4 国外一些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第24-32页
   ·印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第24-28页
     ·印度《生物多样性法》主要内容第24-27页
     ·印度《生物多样性法》的特点第27-28页
   ·美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第28-29页
     ·野生生物保护第28页
     ·生物多样性战略第28-29页
   ·英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第29-30页
     ·遗传多样性的保护第29-30页
     ·物种保护第30页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第30页
   ·各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同特点第30-32页
     ·广泛的保护对象第31页
     ·侧重对生物多样性典型地区的保护第31页
     ·突出对生物遗传资源惠益获取机制的具体保护第31页
     ·加强国际合作第31-32页
5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第32-36页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情况第32-33页
   ·我国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主要原因第33-36页
     ·自然因素第33-34页
     ·人为因素第34-36页
6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的现状与缺陷分析第36-40页
   ·我国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规定的现状第36-37页
     ·环境保护中有关的法律规定第36页
     ·与陆栖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有关的法律规定第36页
     ·与物种保护有关的法律规定第36页
     ·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有关的法律规定第36-37页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的缺陷第37-40页
     ·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的不足第37-38页
     ·执法方面的不力第38-39页
     ·缺乏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法律规定第39-40页
7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的设计建议第40-48页
   ·制订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第40-45页
     ·立法的基本原则第40-42页
     ·界定保护对象和范围第42页
     ·建立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的制度第42-43页
     ·建立生物多样性编目、监测及建立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第43页
     ·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制度第43-44页
     ·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制度第44页
     ·建立公平合理的生物遗传多样性惠益共享机制第44-45页
   ·建立区域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第45-47页
     ·立法准则第45-46页
     ·积极建立区域法律、政策的协调机制第46页
     ·在区域发展规划中引入生态系统方法第46页
     ·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信息交换所第46-47页
   ·强化执法,保障法律法规得以有效实行第47-48页
8 结语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录第52-54页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2-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解锰渣回收锰及处理含铜废水的研究
下一篇:TiO2纳米管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