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应用SMA复合支座巨型框架减震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相关研究工作 | 第13-17页 |
| ·橡胶支座隔震基本原理 | 第14-15页 |
| ·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支座减震基本理论 | 第15-16页 |
| ·巨型框架减震体系减震基本理论 | 第16-17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SMA复合支座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第20-44页 |
| ·叠层橡胶支座的基本特性 | 第20-27页 |
| ·叠层橡胶支座构造和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 ·叠层橡胶支座力学性能研究 | 第21-26页 |
| ·橡胶垫隔震支座的优点和缺点 | 第26-27页 |
| ·形状记忆合金(SMA)的基本特性 | 第27-38页 |
| ·形状记忆效应(SME) | 第27-28页 |
| ·超弹性效应 | 第28-29页 |
| ·阻尼特性 | 第29-30页 |
| ·形状记忆合金(SMA)的本构模型 | 第30-38页 |
| ·SMA复合支座的设计 | 第38-43页 |
| ·SMA复合支座的构造 | 第38页 |
| ·SMA复合支座的相关数据 | 第38-40页 |
| ·SMA复合支座工作原理 | 第40页 |
| ·SMA复合支座的力学模型分析 | 第40-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SMA复合支座隔震体系动力反应分析 | 第44-65页 |
| ·单质点体系中的动力反应分析 | 第44-57页 |
| ·单质点体系中的运动方程及动力分析模型 | 第47-49页 |
| ·SMA复合支座与单自由度质量块的动力响应 | 第49-57页 |
| ·应用SMA复合支座结构隔震效果分析 | 第57-64页 |
| ·工程概况 | 第57页 |
| ·模态分析 | 第57-61页 |
| ·隔震效果分析 | 第61-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四章 巨型框架减震结构体系及其减震机理 | 第65-88页 |
| ·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66-69页 |
| ·层间模型 | 第66-67页 |
| ·巨型框架减震结构体系计算模型 | 第67-69页 |
| ·动力方程及特征参量 | 第69-74页 |
| ·质量矩阵 | 第69-70页 |
| ·刚度矩阵 | 第70-72页 |
| ·阻尼矩阵 | 第72-74页 |
| ·结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 | 第74-86页 |
| ·标准系统的脉冲和频率响应分析 | 第75-77页 |
| ·复模态分析 | 第77-80页 |
| ·动力时程分析 | 第80-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 第五章 应用SMA复合支座巨型框架减震体系地震响应分析 | 第88-104页 |
| ·结构方案和有限元模型 | 第89-95页 |
| ·结构方案 | 第89-91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91-95页 |
| ·结构的模态分析 | 第95-99页 |
| ·结构时程分析 | 第99-10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4-107页 |
| ·主要结论 | 第104-105页 |
| ·研究展望 | 第105-10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7-111页 |
| 致谢 | 第111-11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