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7页 |
绪论 | 第17-2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7-1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20页 |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1-22页 |
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2-51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2-34页 |
·国外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的早期相关基础理论 | 第22-27页 |
·土地私有制产权制度 | 第27-28页 |
·土地资源的交易市场机制 | 第28-30页 |
·土地用途管制与用途变更制度 | 第30-31页 |
·土地储备制度的研究 | 第31-33页 |
·土地规划制度的研究 | 第33-34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34-51页 |
·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 第35-38页 |
·城市土地市场研究 | 第38-40页 |
·土地用途管制与用途变更研究 | 第40-41页 |
·土地供给储备制度研究 | 第41-45页 |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 第45-51页 |
2 城市土地利用及其效率评价体系 | 第51-68页 |
·城市土地利用的涵义与目标 | 第51-54页 |
·城市土地利用的涵义 | 第51页 |
·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因素 | 第51-52页 |
·城市土地高效率利用的目标 | 第52-54页 |
·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一般衡量指标 | 第54-58页 |
·人口密度类指标 | 第55-56页 |
·容积率类指标 | 第56-57页 |
·土地产出率类指标 | 第57-58页 |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8-62页 |
·构建土地利用效率测度指标体系的思路与原则 | 第58-59页 |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测度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59-62页 |
·基于 Delphi 法和 AHP 法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方法 | 第62-68页 |
·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 | 第62-63页 |
·评价标准 | 第63页 |
·指标标准化处理方法 | 第63-64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64-67页 |
·综合评分 | 第67-68页 |
3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 第68-105页 |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 第68-71页 |
·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历程 | 第68-69页 |
·土地市场的形式 | 第69-71页 |
·中国城市土地管理体系的现状 | 第71-77页 |
·我国的城市土地供给储备模式 | 第71-72页 |
·城市土地市场的调控机制 | 第72-73页 |
·城市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 第73-74页 |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 第74-75页 |
·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制度 | 第75-77页 |
·中国城市土地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77-86页 |
·城市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 第77-79页 |
·城市土地产权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79-80页 |
·城市土地供给储备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80-82页 |
·城市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82-85页 |
·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85-86页 |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现状 | 第86-94页 |
·城市的人口密度情况 | 第86-88页 |
·综合容积率情况 | 第88-90页 |
·城市土地产出率情况 | 第90-92页 |
·土地利用结构情况 | 第92-93页 |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 第93-94页 |
·中外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综合比较 | 第94-100页 |
·样本城市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95页 |
·指标原始数据的采集及其标准化 | 第95-98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98-99页 |
·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综合评价结果 | 第99-100页 |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主要成因 | 第100-105页 |
·影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政策制度因素 | 第100-102页 |
·影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经济因素 | 第102-103页 |
·影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其它因素 | 第103-105页 |
4 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 第105-120页 |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 | 第105-108页 |
·城市土地供给调控模式 | 第105-106页 |
·城市土地市场调控机制 | 第106页 |
·城市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 第106-107页 |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 第107-108页 |
·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制度 | 第108页 |
·日本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 | 第108-110页 |
·城市土地供给调控模式 | 第108-109页 |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 第109页 |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 第109-110页 |
·土地征用制度 | 第110页 |
·香港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 | 第110-113页 |
·城市土地供给调控模式 | 第110-111页 |
·土地利用规划方面 | 第111页 |
·土地用途管制 | 第111-112页 |
·土地收益分配制度 | 第112-113页 |
·其他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 | 第113-114页 |
·土地市场调控制度 | 第113页 |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 第113-114页 |
·启示与借鉴 | 第114-120页 |
·土地供给储备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114-116页 |
·城市土地市场调控机制的经验借鉴 | 第116-117页 |
·城市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117页 |
·城市土地规划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117-118页 |
·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118-120页 |
5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120-132页 |
·完善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120-121页 |
·完善城市土地产权体系 | 第120页 |
·明晰城市土地产权权益 | 第120页 |
·积极促进城市土地产权流转 | 第120-121页 |
·建立城市土地产权保障制度 | 第121页 |
·完善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121-123页 |
·建立一个土地储备管理机构 | 第121-122页 |
·健全土地储备收益分配和补偿机制 | 第122页 |
·采取不同的土地储备形式,降低风险 | 第122页 |
·实行多元化融资,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基金 | 第122-123页 |
·建立和健全土地收购储备的相关法律制度 | 第123页 |
·成立土地评估机构,引进资格认证体系,确定土地价格 | 第123页 |
·完善我国城市土地用途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123-126页 |
·明确土地用途变更的相关法律概念 | 第123-124页 |
·进一步完善城市土地用途变更的程序 | 第124-125页 |
·完善变更土地用途的责任制度 | 第125页 |
·完善土地用途变更的管理监督制度 | 第125-126页 |
·完善我国城市规划与土地集约利用制度的政策措施 | 第126-130页 |
·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 | 第126-127页 |
·运用科学的方法编制城市规划,不断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 第127页 |
·尽快建立有效的土地规划实施责任制 | 第127-128页 |
·建立“适时评估和主动性微调”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机制 | 第128页 |
·开展土地整理,盘活城市存量土地 | 第128-129页 |
·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城市土地可持续发展之路 | 第129页 |
·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价 | 第129-130页 |
·完善我国土地收益分配机制的政策建议 | 第130-132页 |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 | 第130页 |
·实行规范的“租(费)税分流”的收益分配制度 | 第130页 |
·实行“三权分离”模式下的城市土地资产收益分配制度 | 第130-132页 |
结束语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5页 |
致谢 | 第145-14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46-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