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受激拉曼系统 | 第12-13页 |
·非经典双光子光源 | 第13-15页 |
·量子噪声 | 第15-16页 |
·本论文的出发点及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拉曼增益系统中关联的(2+1)光子制备 | 第20-40页 |
·引言 | 第20-22页 |
·理论模型和解析解 | 第22-29页 |
·理论模型 | 第22-26页 |
·群速度和传播参数的分析 | 第26-29页 |
·配对的光子对的产生 | 第29-34页 |
·(2+1)光子对的产生及分析 | 第30-33页 |
·双光子关联函数 | 第33-34页 |
·单光子复合相干态的产生 | 第34页 |
·讨论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受激拉曼增益介质中的量子噪声特性研究 | 第40-55页 |
·引言 | 第40-41页 |
·理论模型 | 第41-44页 |
·拉曼增益系统的响应函数及数值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噪声对受激拉曼散射光场的影响 | 第47-50页 |
·量子探测光场的噪声谱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附录A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第四章 拉曼增益系统用于产生关联的(2+1)光子的噪声特性 | 第55-69页 |
·引言 | 第55页 |
·理论模型 | 第55-63页 |
·探测光场在零频输出的噪声谱 | 第63-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