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3页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4-20页 |
·中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车险定价问题的研究意义 | 第16-20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20-30页 |
·西方学者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0-27页 |
·中国学者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7-30页 |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30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0-33页 |
·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30-31页 |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31-32页 |
·本文研究思路及布局 | 第32-33页 |
第2章 财产保险商品定价理论与方法基础 | 第33-54页 |
·保险商品价格形成机制 | 第33-38页 |
·财产保险本质的经济学分析 | 第33-35页 |
·保险商品价格形成方式 | 第35-38页 |
·古典风险理论与保险定价 | 第38-42页 |
·风险的客观度量工具 | 第38-39页 |
·大数定律及其在保险中的运用 | 第39-41页 |
·古典风险理论在保险中运用的局限性 | 第41-42页 |
·预期效用理论与保险定价 | 第42-46页 |
·圣·彼得堡悖论的提出 | 第42-43页 |
·期望效用理论 | 第43-46页 |
·破产理论与保险定价 | 第46-48页 |
·破产理论综述 | 第46-47页 |
·破产理论 | 第47-48页 |
·资本市场定价理论与保险定价 | 第48-53页 |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第48-50页 |
·期权定价模型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3章 财产保险保费厘定原理与方法 | 第54-78页 |
·保险费构成的理论综述 | 第54-58页 |
·成本构成分类法的基本思想 | 第54-56页 |
·布尔曼(Buhlman)保费理论的基本思想 | 第56-58页 |
·保费厘定原理及评述 | 第58-66页 |
·保费厘定原理合理性的评价标准 | 第59-60页 |
·基于损失分布函数的保费厘定原理 | 第60-61页 |
·基于预期效用理论的保费厘定原理 | 第61-63页 |
·基于破产理论的保费厘定原理 | 第63页 |
·基于资本市场定价理论的保费厘定原理 | 第63页 |
·保费厘定原理评析 | 第63-66页 |
·基于损失分布函数保费原理的费率厘定方法 | 第66-77页 |
·费率厘定与保险定价 | 第67页 |
·Buhlmann方法体系 | 第67-68页 |
·McClenahan方法体系 | 第68-72页 |
·国内学者对财产保险费率厘定方法体系的研究 | 第72-74页 |
·对国内外财产保险费率厘定方法体系研究的评述 | 第74-75页 |
·财产保险费率厘定方法体系构建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4章 车险分类费率厘定中的风险分级 | 第78-102页 |
·风险分级机制的作用机理 | 第78页 |
·车险风险分级变量的选择及评价准则 | 第78-83页 |
·风险分级变量选取的主要依据 | 第79-80页 |
·车险风险分级变量的归类 | 第80-82页 |
·车险风险分级变量的评价准则 | 第82-83页 |
·风险级别相对数的确定 | 第83-86页 |
·定性分析法 | 第84页 |
·模糊数学分析法 | 第84-85页 |
·定量分析法 | 第85-86页 |
·分类费率厘定中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86-89页 |
·边际总和法 | 第86-87页 |
·最小二乘法 | 第87-88页 |
·最小x~2法 | 第88-89页 |
·极大似然法 | 第89页 |
·车险分类费率厘定中模型选择 | 第89-96页 |
·Hallin-lnglebleek模型 | 第89-90页 |
·传统的线性模型 | 第90-96页 |
·广义线性模型 | 第96-100页 |
·广义线性模型的结构 | 第96-99页 |
·广义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99页 |
·广义线性模型与传统模型的比较 | 第99-100页 |
·车险分类费率厘定中风险分级方法体系 | 第100-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5章 广义线性模型厘定车险费率 | 第102-123页 |
·广义线性模型厘定费率的总体流程 | 第102-103页 |
·广义线性模型厘定费率的步骤 | 第102页 |
·广义线性模型厘定费率的流程图 | 第102-103页 |
·预建模数据分析 | 第103-105页 |
·车险费率厘定中损失分布模型的选择 | 第105-112页 |
·损失分布的经济学含义 | 第105-107页 |
·索赔额的理论分布 | 第107-109页 |
·索赔次数的理论分布 | 第109-112页 |
·联结函数的选择 | 第112-115页 |
·联结函数的形式 | 第113-114页 |
·联结函数的比较 | 第114-115页 |
·自变量的选择 | 第115-116页 |
·模型检验 | 第116-118页 |
·拟合优度检验 | 第116-117页 |
·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 | 第117页 |
·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性检验 | 第117-118页 |
·模型诊断 | 第118-121页 |
·多重共线性问题 | 第119页 |
·异常点的诊断 | 第119-121页 |
·广义线性模型厘定车险费率流程 | 第121-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第6章 汽车事故损失多元GLM模型的应用 | 第123-136页 |
·数据整理及风险划分 | 第123-125页 |
·数据整理及研究目标的确定 | 第123-124页 |
·风险划分 | 第124-125页 |
·数据的讨论与分析 | 第125-134页 |
·对索赔额分布的初步估计 | 第125页 |
·广义线性模型损失分布的确定 | 第125-127页 |
·伽玛分布广义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及检验 | 第127-128页 |
·对模型的改进及结论分析 | 第128-130页 |
·对我国现行车险费率体系的思考 | 第130-133页 |
·对广义线性模型的讨论 | 第133-134页 |
·对现行车险费率体系的几点建议 | 第134-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135-136页 |
第7章 回顾与展望 | 第136-138页 |
·全文总结 | 第136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36-137页 |
·研究展望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5页 |
致谢 | 第145-146页 |
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6-147页 |
附录1:某保险公司鄂州、荆门地区2007年度投保车损险部分保单基本信息表 | 第147-148页 |
附录2:某公司鄂州、荆门地区2007年度家庭自用型客车抽样数据平均索赔额分布表 | 第148-149页 |
附录3:年龄变量调整后的风险分组 | 第149-150页 |
附录4:年龄、车龄变量同时调整后的风险分组 | 第150-151页 |
附录5:不含交互作用项的广义线性模型参数估计及离差分析SAS程序 | 第151-152页 |
附录6:含交互作用项的广义线性模型参数估计及离差分析SAS程序 | 第152-153页 |
附录7:机动车商业保险待业基本费率表(A款)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