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蛋白组分对饺子专用粉品质的影响研究

致谢第1-8页
摘要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19页
   ·小麦粉品质性状及其主要指标第9-15页
     ·小麦胚乳贮藏蛋白及其与小麦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第9-15页
       ·麦谷蛋白研究进展第10-14页
       ·麦醇溶蛋白研究进展第14-15页
     ·面团流变学特性第15页
   ·饺子品质研究第15-19页
     ·速冻饺子的研究现状第16页
       ·国外速冻面制品研究现状第16页
     ·饺子品质的评价方法第16-17页
     ·面粉特性对饺子质量的影响第17-19页
2. 引言第19-20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0-28页
   ·材料与仪器第20-21页
     ·实验原料第20页
     ·化学试剂第20页
     ·实验仪器设备第20-21页
   ·实验方法第21-27页
     ·饺子粉品质性状测定第21-23页
       ·湿面筋含量测定、白度测定、粗蛋白含量测定第21页
       ·蛋白组分含量测定第21-22页
       ·HMW-GS和LMW-GS的提取与分离第22页
       ·沉降值测定第22-23页
       ·降落数值的测定第23页
       ·面团流变学特性的测定第23页
       ·HMW-GS亚基组成测定第23页
     ·饺子皮与饺子制作及品质评价第23-27页
       ·饺子皮最佳蒸煮时间测定第24页
       ·饺子皮及饺子的速冻第24页
       ·饺子皮煮后TPA(Texture Profile Analysis)的测定第24-25页
       ·煮后饺子皮剪切力的测定第25-26页
       ·饺子及速冻饺子品质的感官评定第26-27页
   ·数据分析第27-28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8-56页
   ·饺子专用粉品质性状基本统计分析第28-35页
     ·饺子专用粉品质基本统计分析第28-30页
       ·饺子专用粉理化品质基本统计分析第28页
       ·饺子专用粉蛋白组分基本统计分析第28-29页
       ·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含量基本统计分析第29页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第29-30页
     ·面团流变学特性基本统计分析第30-32页
     ·饺子品质性状的基本统计分析第32-35页
       ·煮后饺皮质构仪TPA测试第32-34页
       ·煮后饺皮质构仪剪切测试第34页
       ·感官评定第34-35页
   ·饺子粉理化性质与饺子品质简单相关分析第35-49页
     ·蛋白组分与面粉理化性质相关分析第35-36页
     ·蛋白组分与面团流变学特性相关性分析第36-38页
     ·蛋白组分与饺子品质的相关性分析第38-43页
       ·蛋白组分与鲜饺子感官评价的相关性分析第38-39页
       ·蛋白组分与速冻饺子感官品质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第39-41页
       ·蛋白质组分与饺子皮质构测试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41-42页
       ·蛋白质组分与速冻饺子皮TPA测试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42-43页
     ·饺子粉理化指标、面团流变学特性与饺子感官评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43-46页
       ·饺子粉理化指标与饺子感官评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43-44页
       ·面团流变学指标与饺子感官评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44-46页
     ·饺子粉理化指标、面团流变学特性与饺子皮质构测试指标的相关分析第46-48页
       ·饺子粉理化指标与饺子皮质构指标的相关分析第46-47页
       ·面团流变学特性与饺子皮质构仪测试指标的相关分析第47-48页
     ·质构仪测试指标与饺子感官评分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8-49页
   ·回归分析第49-53页
     ·蛋白质组分对饺子品质影响的回归分析第50-51页
       ·对鲜饺子品质影响的回归分析第50页
       ·对速冻饺子品质影响的回归分析第50-51页
     ·影响饺子及速冻饺子品质的关键指标确定第51-53页
       ·影响饺子品质的关键指标确定第51-52页
       ·影响速冻饺子品质的关键指标确定第52-53页
     ·综合回归分析第53页
   ·聚类分析第53-56页
     ·以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为依据的聚类分析第53-55页
     ·速冻饺子品质的聚类分析第55-56页
5. 结论与讨论第56-58页
   ·主要结论第56页
   ·讨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英文摘要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施肥方式对超高产夏玉米群体质量和源库代谢的影响
下一篇:氮磷配施对旱区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生理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