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覯社会控制思想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1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 ·研究现状概述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2-13页 |
| 2 李觏社会控制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3-21页 |
| ·李觏社会控制思想的时代背景 | 第13-15页 |
| ·李觏社会控制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 ·礼的功能与社会控制 | 第15-17页 |
| ·守国之度,必重教化 | 第17-18页 |
| ·社会心理与社会失控 | 第18页 |
| ·义利双行与社会稳定 | 第18-21页 |
| 3 李觏以德为主的内在社会控制思想 | 第21-26页 |
| ·立人以善,成善以教 | 第21-22页 |
| ·学校教育与教化民风 | 第22-23页 |
| ·加强宗法思想,维护等级秩序 | 第23-26页 |
| 4 李觏以法为主的外在社会控制思想 | 第26-34页 |
| ·刑法与社会控制 | 第26-29页 |
| ·正刑法、除盗贼 | 第26-27页 |
| ·一致于法,维护公正 | 第27-28页 |
| ·本于“仁”,反对重刑 | 第28-29页 |
| ·“君-臣”行为控制与社会稳定 | 第29-34页 |
| ·救弊必须通变 | 第29-30页 |
| ·等级秩序下的“君-臣”行为控制 | 第30-32页 |
| ·理财为民,养民治政 | 第32-34页 |
| 5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 第34-46页 |
| ·土地平均与社会稳定 | 第34-36页 |
| ·李觏平土均田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34-35页 |
| ·平土均田思想与社会稳定 | 第35-36页 |
| ·农业劳动力与经济发展 | 第36-39页 |
| ·增加农业劳动力 | 第36-38页 |
| ·限田思想与解决两极分化问题 | 第38-39页 |
| ·农业赋税的调整与社会稳定 | 第39-42页 |
| ·薄赋税 | 第39-41页 |
| ·均力役 | 第41-42页 |
| ·农商关系的调整与社会发展 | 第42-46页 |
| ·打击大商贾,防止其垄断市场 | 第42-44页 |
| ·商品通商,私商经营 | 第44-46页 |
| 6 结束语 | 第46-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