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可携带汉坦病毒的姬鼠属啮齿动物的地理分布 | 第13-15页 |
1. 黑线姬鼠类群 | 第13-14页 |
2. 小林姬鼠类群 | 第14-15页 |
二、姬鼠属相关汉坦病毒的遗传特征 | 第15-16页 |
三、姬鼠属相关汉坦病毒的进化演化规律 | 第16-17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7-27页 |
·实验材料 | 第17-20页 |
·样本来源 | 第17-18页 |
·毒株 | 第18页 |
·细胞 | 第18页 |
·实验中所用试剂 | 第18页 |
·实验所用仪器 | 第18页 |
·实验所用引物 | 第18-19页 |
·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所选取毒株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7页 |
·标本采集 | 第20页 |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中汉坦病毒抗原 | 第20-21页 |
·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中汉坦病毒抗原 | 第21页 |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抗汉坦病毒IgM 抗体及效价 | 第21页 |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抗汉坦病毒IgG 抗体及效价 | 第21页 |
·汉坦病毒抗原抗体阳性的判定标准 | 第21-22页 |
·总RNA 的提取 | 第22页 |
·RT-PCR 及Nested-PCR | 第22-24页 |
·电泳检测 | 第24页 |
·PCR 产物纯化回收 | 第24-25页 |
·PCR 产物的克隆及测序 | 第25-26页 |
·核苷酸序列分析 | 第26页 |
·汉坦病毒的分离 | 第26-27页 |
3. 结果 | 第27-47页 |
·汉滩型汉坦病毒基因分型 | 第27-33页 |
·鼠肺标本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 第27-28页 |
·FS 引物设计 | 第28页 |
·RT-PCR 检测结果 | 第28-29页 |
·测序结果及序列比对 | 第29页 |
·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 第29页 |
·Vero E6 细胞分离汉滩病毒 | 第29-33页 |
·汉城型汉坦病毒基因分型 | 第33-47页 |
·Wistar 鼠汉坦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 第33页 |
·汉坦病毒抗体检测结果 | 第33-35页 |
·RT-PCR 检测结果 | 第35-40页 |
·系统发生学分析 | 第40页 |
·全M 序列扩增结果 | 第40-42页 |
·Wistar 鼠携带汉城型汉坦病毒的分离 | 第42-47页 |
4. 讨论 | 第47-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57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