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
提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3页 |
·生态系统健康简介 | 第8-12页 |
·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的产生背景 | 第8-9页 |
·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 | 第9-12页 |
·国内外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研究范畴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19-22页 |
·选题意义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创新点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 第23-36页 |
·基础理论 | 第23-28页 |
·土地生态系统 | 第23-24页 |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 | 第24-26页 |
·系统论 | 第26-27页 |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7-28页 |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方法 | 第28-32页 |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 第28-29页 |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技术途径 | 第29-32页 |
·技术方法 | 第32-35页 |
·“35”技术 | 第32页 |
·环境模拟 | 第32-33页 |
·RS-EIS-GIS 耦合技术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通榆县生态环境概况 | 第36-46页 |
·自然环境概况 | 第37-41页 |
·地质地貌 | 第37-38页 |
·气候 | 第38页 |
·水文 | 第38-39页 |
·土壤 | 第39-40页 |
·植被 | 第40-41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41-43页 |
·农业生产 | 第41-42页 |
·牧业生产 | 第42页 |
·林业生产 | 第42-43页 |
·通榆县土地生态环境现状 | 第43-45页 |
·自然灾害频繁 | 第43页 |
·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 | 第43-44页 |
·草地退化 | 第44页 |
·土地沙化 | 第44页 |
·土壤盐碱化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遥感信息提取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46-60页 |
·卫星遥感解译 | 第46-53页 |
·数据来源 | 第46页 |
·遥感信息提取技术流程 | 第46-49页 |
·解译结果校正及专题图件形成 | 第49-53页 |
·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 第53-56页 |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第60-92页 |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第60-74页 |
·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框架 | 第60-62页 |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62-74页 |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 第74-77页 |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原理 | 第74-77页 |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第77页 |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77-91页 |
·评价结果 | 第77-84页 |
·结果分析 | 第84-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第92-99页 |
·工程技术措施 | 第92-96页 |
·农牧业管理措施 | 第96-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2页 |
·结论 | 第99-100页 |
·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9页 |
摘要 | 第109-112页 |
ABSTRACT | 第112-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