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空间管制规划--以“帽儿山”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0页
   ·选题背景第7-8页
   ·研究意义和目标第8页
     ·研究意义第8页
     ·研究目标第8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8-10页
     ·研究内容第8-9页
     ·研究方法第9-10页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第10-22页
   ·自然地理学第10-13页
     ·自然地理环境概念与内容第10页
     ·自然地理发展阶段第10-13页
   ·景观生态学概述第13-16页
     ·生态基础设施概念第13-15页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内涵第15页
     ·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第15-16页
   ·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第16-18页
     ·斑块-廊道-基质理论第16-17页
     ·景观连接度与景观连通性第17-18页
     ·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多样性第18页
   ·景观生态学发展简述第18-22页
     ·发展阶段第19-20页
     ·我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回顾第20-21页
     ·国外景观生态学发展第21-22页
第三章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第22-27页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概述第22-24页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要素第22-23页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方法第23-24页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建立步骤第24-26页
     ·源的确定第24页
     ·建立阻力面第24-25页
     ·根据阻力面来判别安全格局第25-26页
   ·主要技术手段第26-27页
     ·使用GIS系统进行分析第26-27页
第四章 帽儿山保护控制规划实践第27-44页
   ·工作内容及思路第28-29页
     ·工作内容第28页
     ·工作思路第28-29页
   ·帽儿山规划区基本情况第29-32页
     ·人口、经济第29页
     ·自然条件第29-31页
     ·经济情况第31-32页
   ·规划区相关规划分析第32-33页
     ·延龙图一体化规划第32页
     ·延吉城市规划第32页
     ·帽儿山与延龙图一体化关系第32-33页
     ·帽儿山地区与延龙朝城区的发展关系第33页
   ·主要安全格局选择及量化第33-41页
     ·研究思路第33-34页
     ·水土保持安全格局第34-36页
     ·生物保护安全格局第36-39页
     ·城镇扩张安全格局第39-41页
   ·综合安全格局第41-42页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第42-44页
第五章 结语第44-46页
   ·主要结论第44-45页
   ·讨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参与科研实践情况第50页
 一、论文发表情况第50页
 二、参与设计实践项目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湘潭市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研究
下一篇:氯盐和硫酸盐在砂浆和混凝土中的沉积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