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概述 | 第9-10页 |
| ·水源中水生动物的种类、特点及危害 | 第10-11页 |
| ·水中出现水生生物的原因 | 第11-12页 |
| ·部分生境结构的改变 | 第11页 |
| ·水环境不同程度破坏 | 第11页 |
| ·水源区保护工作疏漏 | 第11页 |
| ·供水系统的二次污染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存在问题 | 第12-15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 ·存在问题 | 第15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2 水源状况调查分析 | 第17-27页 |
| ·水源地状况 | 第17-19页 |
| ·渭河西安段状况 | 第17-18页 |
| ·沣河状况 | 第18-19页 |
| ·水源保护区状况 | 第19页 |
| ·水源管井类型划分 | 第19-20页 |
| ·原水水质综合评价 | 第20-25页 |
| ·水源管井水质指标超标情况统计 | 第20页 |
| ·水质超标管井的汇总分析 | 第20-22页 |
| ·水源管井单井指标综合评价 | 第22-23页 |
| ·氨氮指标单项评价 | 第23-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3 管井出水截留物分析 | 第27-37页 |
| ·水源管井截留物样品采集 | 第27页 |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 ·生物镜检 | 第27页 |
| ·截留物的筛分与分辨 | 第27-28页 |
| ·管井截留物镜检及成份对比分析 | 第28-35页 |
| ·管井出水截留物的生物镜检 | 第28-32页 |
| ·管井出水截留物的筛分与辨别 | 第32-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4 水生动物的种类鉴定 | 第37-42页 |
| ·螺类活体、贝壳的采集 | 第37-38页 |
| ·水生动物的鉴定 | 第38-39页 |
| ·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 | 第39-42页 |
| ·萝卜螺属(Radix Montfort)的耳萝卜螺 | 第39-40页 |
| ·土蜗属(Gallba Schrank)的小土蜗 | 第40-41页 |
| ·膀胱螺科(Physidae)的尖膀胱螺 | 第41-42页 |
| 5 水生动物的实验室人工驯养 | 第42-50页 |
| ·人工驯养的实验设计 | 第42-44页 |
| ·膀胱螺的实验室适应性培养 | 第42页 |
| ·膀胱螺的生长因素控制驯养 | 第42-43页 |
| ·膀胱螺最优生长条件下养殖 | 第43页 |
| ·膀胱螺的生长过程观察 | 第43-44页 |
| ·人工驯养过程 | 第44-49页 |
| ·第一阶段适应性培养 | 第44页 |
| ·第二阶段生长因素控制驯养 | 第44-46页 |
| ·第三阶段最优条件控制养殖 | 第46-47页 |
| ·膀胱螺的繁殖、螺卵的发育和幼螺的孵出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6 水生动物的灭活 | 第50-65页 |
| ·各氧化剂研究现状 | 第50-52页 |
| ·氯 | 第50-51页 |
| ·高锰酸钾 | 第51页 |
| ·二氧化氯 | 第51-52页 |
| ·灭活实验设计 | 第52-53页 |
| ·灭活实验 | 第52-53页 |
| ·实验仪器与分析方法 | 第53页 |
| ·膀胱螺的灭活实验 | 第53-59页 |
| ·膀胱螺的常规灭活实验 | 第54-57页 |
| ·膀胱螺的强化灭活实验 | 第57-59页 |
| ·耳萝卜螺的灭活实验 | 第59-63页 |
| ·不同投药量条件下的灭活效果 | 第60-62页 |
| ·不同pH值条件下的灭活效果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7 结论与建议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建议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附表1 井群分类表 | 第72页 |
| 附表2 水源管井质量级别评价表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