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1 引言 | 第14-19页 |
·水生维管植物概述 | 第14-15页 |
·水生维管植物的定义 | 第14页 |
·水生维管植物的形态结构 | 第14页 |
·水生维管植物的繁殖 | 第14-15页 |
·马营海高山湖泊群水生维管植物组成研究的概况及意义 | 第15-19页 |
2 研究区域和方法 | 第19-23页 |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第19-20页 |
·地质状况 | 第19页 |
·地貌状况 | 第19页 |
·气候、水文、土壤状况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采集地 | 第20-21页 |
·野外标本采集 | 第21页 |
·室内标本的整理与鉴定 | 第21-22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2-23页 |
3 马营海高山湖泊群水生维管植物分类研究 | 第23-54页 |
·马营海高山湖泊群水生维管植物种类组成概述 | 第23页 |
·马营海高山湖泊群水生维管植物种类描述 | 第23-54页 |
木贼科 | 第23页 |
川蔓藻科 | 第23-24页 |
眼子菜科 | 第24-26页 |
水鳖科 | 第26-27页 |
禾本科 | 第27-30页 |
莎草科 | 第30-31页 |
灯心草科 | 第31页 |
天南星科 | 第31页 |
百合科 | 第31-32页 |
蓼科 | 第32-34页 |
藜科 | 第34页 |
毛茛科 | 第34-35页 |
小檗科 | 第35页 |
十字花科 | 第35-36页 |
蔷薇科 | 第36-38页 |
豆科 | 第38页 |
小二仙草科 | 第38-39页 |
杉叶藻科 | 第39-40页 |
唇形科 | 第40-43页 |
龙胆科 | 第43-44页 |
玄参科 | 第44-45页 |
狸藻科 | 第45-46页 |
车前科 | 第46-47页 |
菊科 | 第47-54页 |
4 马营海高山湖泊群水生维管植物区系分析 | 第54-64页 |
·区系分布的多样性 | 第54-58页 |
·科种的分布 | 第54-57页 |
·属种的分布 | 第57-58页 |
·区系分布类型的多样性 | 第58-62页 |
·科的分布区类型 | 第58-60页 |
·属的分布区类型 | 第60-62页 |
·种的分布区类型 | 第62页 |
·讨论 | 第62-64页 |
5 马营海高山湖泊群水生维管植物生境多样性研究 | 第64-66页 |
6 马营海高山湖泊群水生维管植物的资源利用 | 第66-68页 |
·药用水生维管束植物 | 第66页 |
·园艺观赏用水生维管束植物 | 第66-67页 |
·饲用水生维管束植物 | 第67页 |
·食用水生维管束植物 | 第67页 |
·工业用水生维管束植物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一 图版 | 第72-8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