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动车、动车组(动力列车)论文

350km/h高速动车组用鼓形齿联轴器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前言第12-17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现状分析第12-14页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第14页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4页
     ·课题的关键问题第14页
   ·课题的解决方法及其可行性研究第14-16页
     ·课题的解决方法第14-15页
     ·课题的可行性研究第15-16页
   ·课题的创新性第16-17页
第2章 鼓形齿联轴器结构方案确定第17-34页
 前言第17页
   ·联轴器基础第17-22页
     ·联轴器的种类及特点第17-19页
     ·鼓形齿联轴器的选用第19-22页
   ·鼓形齿联轴器结构分析第22-26页
     ·鼓形齿联轴器齿形分析第22-24页
     ·鼓形齿联轴器啮合分析第24-26页
   ·鼓形齿联轴器几何尺寸确定第26-30页
     ·基本参数的确定第26-28页
     ·鼓形齿联轴器结构尺寸确定第28-30页
   ·鼓形齿联轴器零部件尺寸图第30-33页
     ·鼓形齿联轴器零部件二维尺寸图第30-32页
     ·鼓形齿联轴器部件三维图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鼓形齿联轴器运动学与力学分析第34-42页
 前言第34页
   ·鼓形齿联轴器工作原理第34-35页
   ·鼓形齿联轴器运动学分析第35-38页
     ·鼓形齿联轴器空间位置的确定第35-36页
     ·鼓形齿联轴器应用相干性分析第36-38页
   ·鼓形齿联轴器力学分析第38-41页
     ·内齿圈受力分析第39-40页
     ·外齿套受力分析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联轴器参数化建模及网格化第42-52页
 前言第42页
   ·ANSYS参数化建模第42-44页
     ·APDL简介第42-43页
     ·APDL特点第43-44页
   ·联轴器参数化建模必要性及过程分析第44-50页
     ·建模的基础理论第45-46页
     ·建模过程及分析说明第46-50页
   ·外齿套与内齿圈模型网格化第50-51页
     ·外齿套模型的网格化第50页
     ·内齿圈模型的网格化第50-51页
     ·网格化总体效果图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联轴器外齿套与内齿圈接触分析第52-64页
 前言第52页
   ·ANSYS接触问题分析方法第52-54页
     ·接触问题概述第52-53页
     ·ANSYS的接触分析功能第53-54页
     ·ANSYS接触分析的一般过程第54页
   ·外齿套与内齿圈模型的约束与加载第54-56页
     ·外齿套的约束与加载第55-56页
     ·内齿圈的约束第56页
   ·联轴器的强度计算与结果分析第56-59页
     ·相关参数设置第56页
     ·ANSYS计算结果分析第56-59页
   ·理论计算结果第59-63页
     ·接触应力计算第59-61页
     ·许用接触应力计算第61页
     ·弯曲应力计算第61-62页
     ·许用弯曲应力计算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鼓形齿联轴器的加工润滑与密封第64-74页
 前言第64页
   ·鼓形齿联轴器的材料和热处理第64页
   ·鼓形齿联轴器的加工第64-69页
     ·鼓形齿轮共轭加工方法第65-66页
     ·鼓形齿轮非共轭加工方法第66-69页
   ·鼓形齿联轴器的润滑第69-71页
     ·联轴器润滑机理第69页
     ·联轴器润滑方式的选取第69-71页
   ·鼓形齿联轴器的密封第71-72页
     ·联轴器密封机理第71页
     ·密封件的主要材料及其特性第71页
     ·联轴器内齿圈与端盖的密封第71-72页
     ·联轴器两内齿圈的密封第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结论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附录1第81-82页
附录2第82-83页
附录3第83-9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在航天型号产品研制中的运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粗糙集理论和量子神经网络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