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引言第11-13页
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一般分析第13-26页
   ·信用风险的概念界定第13-15页
     ·信用风险的涵义第13-14页
     ·信用风险的度量第14-15页
   ·信用风险的具体内容第15-19页
     ·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5-16页
     ·信用风险的本质特征第16-18页
     ·信用风险对银行业的重要影响第18-19页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第19-26页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信用风险的计量和处理第20-24页
     ·新协议下给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第24-26页
2. 现代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述评第26-43页
   ·Credit Metrics 模型第26-30页
     ·Credit Metrics 模型的基本框架第26-29页
     ·模型的评价第29-30页
   ·Credit Risk+模型第30-32页
     ·Credit Risk+模型的基本框架第30-31页
     ·模型的评价第31-32页
   ·Credit Portfolio View 模型第32-35页
     ·CPV 模型的基本框架第32-35页
     ·模型的评价第35页
   ·KMV 模型第35-40页
     ·KMV 模型的基本框架第35-40页
     ·模型评价第40页
   ·模型的比较与分析第40-43页
3. 基于KMV 模型的实证分析第43-59页
   ·国外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在我国应用的适用性分析第43-48页
     ·模型的应用条件第43-44页
     ·四大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比较第44-48页
   ·KMV 实证模型的建立第48-51页
     ·基本模型第48-49页
     ·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第49-50页
     ·估计违约距离(DD)和预期违约率(EDF)第50-51页
   ·样本的选取第51-55页
     ·实证假设第52页
     ·基本数据及处理第52-55页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55-57页
   ·KMV 模型的应用总结第57-59页
     ·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定价问题第57-58页
     ·历史违约数据缺乏的问题第58页
     ·无风险利率的选择第58页
     ·资本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第58-59页
4.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59-64页
   ·结论及研究局限第59-60页
   ·政策建议第60-64页
     ·建立违约数据库第61页
     ·加强资信评估机构及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第61-62页
     ·完善资本市场第62页
     ·加强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的研究和开发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行债权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实证数据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结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