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绪论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7-24页 |
·标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第17-22页 |
·相互依赖经济理论 | 第22-24页 |
2 北美自由贸易区:特点与运行机制 | 第24-32页 |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历程 | 第24-25页 |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 | 第25-26页 |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 | 第26-32页 |
·经济互补性 | 第26-28页 |
·有差别的消除贸易壁垒安排 | 第28-29页 |
·完善的争端解决机制 | 第29-32页 |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实情况 | 第32-43页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现状和制度化机制 | 第32-36页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发展状况 | 第34页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度表 | 第34-36页 |
·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化机制 | 第36页 |
·中国与东盟十国的经济互补情况 | 第36-43页 |
·中国与新加坡、文莱的经济互补性 | 第40-41页 |
·中国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的经济互补性 | 第41页 |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的经济互补性 | 第41-43页 |
4 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比较、借鉴与对策 | 第43-52页 |
·比较与借鉴之一:积极务实的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 第43-44页 |
·比较与借鉴之二:制度建设 | 第44-46页 |
·组织机构 | 第44-45页 |
·争端解决机制 | 第45-46页 |
·比较与借鉴之三:经济互补性 | 第46-49页 |
·比较与借鉴之四:农产品和农业结构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缩写词表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58-59页 |